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畜禽养殖废水的特点 | 第12页 |
·畜禽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 第12-13页 |
·国家对畜禽养殖业的控制政策 | 第13-14页 |
·畜禽养殖废水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还田模式 | 第14-15页 |
·自然处理模式 | 第15-16页 |
·工业化处理模式 | 第16-19页 |
·厌氧生物处理养殖废水技术 | 第16-17页 |
·好氧生物处理养殖废水技术 | 第17-18页 |
·组合工艺处理养殖废水技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小试反应装置 | 第19-20页 |
·试验装置 | 第19-20页 |
·试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20-21页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试验用水水质 | 第22页 |
·污泥的接种和驯化培养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水解酸化-A~2/O 组合工艺的启动研究 | 第24-38页 |
·水解酸化工艺 | 第24-27页 |
·水解酸化工艺原理 | 第24-25页 |
·水解酸化工艺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水解酸化工艺优点 | 第26页 |
·水解酸化过程判别指标 | 第26-27页 |
·水解酸化池的启动 | 第27-32页 |
·启动方式 | 第27-28页 |
·启动期 MLSS 变化 | 第28-29页 |
·启动期 COD 变化 | 第29-30页 |
·启动期 VFA 浓度变化 | 第30-31页 |
·启动期 PH 值变化 | 第31-32页 |
·A~2/O 工艺 | 第32-33页 |
·A~2/O 反应器的启动 | 第33-36页 |
·启动期 MLSS 变化 | 第34-35页 |
·启动期 COD 变化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水解酸化-A~2/O 组合工艺的稳定运行研究 | 第38-57页 |
·水解酸化池稳定运行时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研究 | 第38-42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解酸化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 第38-40页 |
·HRT 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HRT 对 SS 去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水解酸化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40-41页 |
·水解酸化池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第41-42页 |
·A~2/O 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的确定 | 第42-49页 |
·污泥回流比对 A~2/O 工艺的影响 | 第42-45页 |
·不同污泥回流比对 COD 去除率的研究 | 第42-43页 |
·不同污泥回流比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污泥回流比对 TP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混合液回流比对 A~2/O 工艺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6页 |
·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溶解氧对 A~2/O 工艺的影响 | 第47-49页 |
·不同溶解氧比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溶解氧比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页 |
·水解酸化池+A~2/O 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研究 | 第49-55页 |
·COD 去除效果的分析 | 第50-51页 |
·TP 去除效果的分析 | 第51-53页 |
·氨氮去除效果的分析 | 第53-54页 |
·SS 去除效果的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