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城市记忆研究的发展概述 | 第9-15页 |
·城市记忆相关研究成果 | 第9-13页 |
·城市记忆研究现状及现状问题 | 第13-14页 |
·城市记忆的研究趋势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实地调查法 | 第17页 |
·分析比较法 | 第17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7页 |
2 城市记忆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33页 |
·城市记忆的定义 | 第17-18页 |
·城市记忆的构成要素 | 第18-19页 |
·物质性记忆要素 | 第18页 |
·非物质性记忆要素 | 第18-19页 |
·城市记忆的作用 | 第19-20页 |
·保护城市的历史和特色 | 第19-20页 |
·增强城市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第20页 |
·塑造城市的场所精神和文化 | 第20页 |
·风景园林设计延续城市记忆的方法 | 第20-28页 |
·物质性记忆要素的延续方法 | 第20-26页 |
·非物质性记忆要素的延续方法 | 第26-28页 |
·相关案例分析 | 第28-33页 |
·深圳中心区公园设计 | 第28-33页 |
·小结与启示 | 第33页 |
3 风景园林延续城市记忆的设计实践——陕西省安康市兴安公园规划设计 | 第33-83页 |
·项目背景 | 第33-40页 |
·安康市概况 | 第33-40页 |
·基址分析 | 第40-47页 |
·区位分析 | 第40-45页 |
·场地现状分析 | 第45-47页 |
·项目定位 | 第47-48页 |
·公园的服务半径 | 第47页 |
·公园的游人容量 | 第47-48页 |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 第48页 |
·规划设计依据 | 第48页 |
·规划设计原则 | 第48页 |
·设计目标 | 第48-49页 |
·总体概念 | 第49-50页 |
·设计立意 | 第49页 |
·结构布局 | 第49-50页 |
·设计方法 | 第50-55页 |
·安康市城市记忆要素的提炼 | 第50页 |
·安康市兴安公园风景园林设计延续记忆要素的方法 | 第50-52页 |
·雨洪管理功能在本次规划设计中所承载的记忆与意义 | 第52-55页 |
·公园总体规划 | 第55-61页 |
·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内容 | 第55-60页 |
·公园的景观结构 | 第60-61页 |
·公园专项规划 | 第61-77页 |
·竖向规划 | 第61-63页 |
·道路交通规划 | 第63-64页 |
·植被规划 | 第64-68页 |
·驳岸规划 | 第68-71页 |
·边界规划 | 第71-74页 |
·建筑规划 | 第74-75页 |
·设施规划 | 第75-77页 |
·重点景区详细设计 | 第77-82页 |
·滨湖中心景区 | 第77-78页 |
·南入口景区 | 第78-79页 |
·“83记忆园” | 第79-80页 |
·“醉樱花”健身林景区 | 第80-81页 |
·金沙月河景区 | 第81-82页 |
·印象茶山景区 | 第82页 |
·经济技术指标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页 |
4 结语 | 第83-85页 |
·主要成果 | 第83-84页 |
·不足之处 | 第84页 |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图片索引 | 第87-90页 |
附图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