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蓄热罐的模拟与优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热能储存的方式 | 第10-11页 |
| ·蓄热材料介绍 | 第11-14页 |
| ·根据蓄热材料化学组成分类 | 第11-12页 |
| ·根据蓄热温度范围进行分类 | 第12页 |
| ·相变蓄热材料的选择原则 | 第12-13页 |
| ·相变蓄热材料的应用 | 第13-14页 |
|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相变蓄热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本论文所作的工作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相变蓄热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相变传热的数学模型 | 第19-23页 |
| ·相变传热中的主要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22-23页 |
| ·一维相变传热问题 | 第23-26页 |
| ·多维相变传热问题 | 第26-27页 |
| ·有限差分法 | 第26-27页 |
| ·温度法模型中的有限差分法 | 第26-27页 |
| ·焓法模型中的有限差分法 | 第27页 |
| ·有限元法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相变蓄热罐的数值模拟 | 第29-57页 |
| ·CFD介绍 | 第29页 |
| ·CFD的特点与工作步骤 | 第29-31页 |
| ·CFD的特点 | 第29-30页 |
| ·CFD的工作步骤 | 第30-31页 |
| ·二维蓄热单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 ·物理模型 | 第31-32页 |
| ·二维蓄热单元模拟 | 第32-36页 |
| ·三维蓄热单元模型的建立 | 第36-45页 |
| ·三维相变蓄热单元的物理模型 | 第36页 |
| ·蓄热罐传热的数学模型 | 第36-38页 |
| ·管内湍流区域的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 ·带翅片的传热管区域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 ·石蜡相变区域的数学模型 | 第38页 |
| ·三维蓄热单元模拟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8-45页 |
| ·划分三维蓄热单元的网格 | 第38-39页 |
| ·三维蓄热单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 ·蓄热单元熔化过程有影响的因素分析 | 第45-56页 |
| ·蓄热材料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45-47页 |
| ·蓄热单元模型的简化 | 第47-48页 |
| ·自然对流对熔化过程的影响 | 第48-53页 |
| ·加入翅片对熔化过程的影响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蓄热单元内石蜡熔化的数学模型 | 第57-71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蓄热单元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7-68页 |
| ·二维蓄热单元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7-62页 |
| ·二维蓄热单元数学模型修正系数 | 第62页 |
| ·蓄热单元数学模型添加翅片的修正系数 | 第62-64页 |
| ·三维蓄热单元数学的建立 | 第64-68页 |
| ·蓄热单元性能模拟及其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 ·计算所选取的蓄热单元的数据 | 第68页 |
| ·蓄热单元性能模拟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1页 |
| ·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绩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