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红火蚁Solenopsis invcita (Buren)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20页 |
| 1 红火蚁的发生与危害 | 第10-12页 |
| ·红火蚁的发生 | 第10-11页 |
| ·红火蚁的起源与分布 | 第10-11页 |
| ·红火蚁的传播途径 | 第11页 |
| ·红火蚁的危害 | 第11-12页 |
|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第11-12页 |
|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第12页 |
| ·对农业的危害 | 第12页 |
| ·对公共设施的危害 | 第12页 |
| 2 红火蚁的防治技术研究 | 第12-18页 |
| ·植物检疫 | 第13页 |
| ·物理防治 | 第13-14页 |
| ·沸水处理 | 第13页 |
| ·挖巢水淹法 | 第13页 |
| ·机械破坏 | 第13页 |
| ·火烧法 | 第13-14页 |
| ·液氮处理 | 第14页 |
| ·化学防治 | 第14-16页 |
| ·药剂浇灌处理法 | 第14页 |
| ·微粒处理法 | 第14页 |
| ·熏蒸处理法 | 第14页 |
| ·毒饵诱杀 | 第14-15页 |
| ·二阶段处理法 | 第15-16页 |
| ·生物防治 | 第16-18页 |
| ·寄生性天敌研究 | 第16-17页 |
| ·捕食天敌研究 | 第17页 |
| ·病原微生物研究 | 第17-18页 |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一章 9种不同药剂对入侵红火蚁工蚁的毒效实验 | 第20-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虫源 | 第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35页 |
| ·阿维菌素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21-22页 |
| ·苯氧威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22-24页 |
| ·吡虫啉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24-26页 |
| ·氟虫胺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26-27页 |
| ·氟虫脲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27-29页 |
| ·氟定脲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29-30页 |
| ·氟蚁腙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30-32页 |
| ·锐劲特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32-34页 |
| ·茚虫威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34-35页 |
| 3. 讨论 | 第35-36页 |
| 第二章 2种不同混剂对入侵红火蚁工蚁的毒效实验 | 第36-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 ·虫源 | 第36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 ·氟苯混剂对红火蚁大型工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37-38页 |
| ·氟苯混剂对红火蚁小型工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38-39页 |
| ·氟茚混剂对红火蚁大型工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39-40页 |
| ·氟茚混剂对红火蚁小型工蚁的毒杀效果与毒力测定 | 第40页 |
| 3. 讨论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红火蚁野外药效试验 | 第42-4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红火蚁活动蚁巢的评定 | 第42页 |
| ·试验区选择 | 第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 3 讨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