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姜黄素加大豆低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第12-16页
   ·实验动物第12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12-13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13-14页
     ·动物模型及动物实验试剂第13页
     ·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第13页
     ·ELISA检测试剂第13页
     ·生化试剂第13-14页
     ·标准菌株第14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第14页
   ·药物的配制第14-16页
     ·姜黄素和大豆低聚糖的配制第14-15页
     ·柳氮磺胺吡啶的配制第15-16页
第3章 实验方法第16-27页
   ·实验动物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第16页
   ·实验程序第16-17页
   ·指标测定和方法第17-27页
     ·组织标本采集第17-18页
     ·大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粘膜肉眼及镜下观察第18-19页
     ·荧光定量PCR对粪便菌群定量分析第19-23页
     ·IL-1β、IL-4、IL-6含量的测定第23-25页
     ·核转录因子-κВ(NF-κВ)免疫组化检测第25-26页
     ·统计学方法第26-27页
第4章 结果第27-36页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第27页
   ·各组大鼠结肠粘膜大体形态损伤评分第27-28页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第28-29页
   ·治疗前、后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第29-32页
     ·引物特异性检测的结果第29-30页
     ·标准曲线第30-31页
     ·大鼠治疗前、后粪便细菌定量检测结果第31-32页
   ·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4,IL-6含量的变化第32-34页
   ·各组大鼠结肠粘膜NF-κВp65表达的变化第34-35页
   ·IL-1β,IL-4,IL-6 与 NF-κВ的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第5章 讨论第36-45页
   ·传统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和认识第36-37页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和认识第37-40页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第37-38页
     ·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第38-40页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第40-45页
     ·传统药物治疗第40-41页
     ·姜黄素和大豆低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第41-45页
第6章 结论第45-46页
第7章 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图第52-5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综述第57-65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病靶酯酶在三邻甲苯基磷酸酯抑制小鼠精子发生的作用
下一篇:山药多糖抗缺氧/复氧诱导的胚鼠大脑皮层原代神经细胞凋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