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新时期NGOs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2页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3页
  一、研究的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4-19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第19-22页
  一、研究内容第19-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21页
  三、研究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NGOs 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理论第22-26页
 第一节 NGOs 的形成、地位和作用第22-24页
  一、NGOs 的形成第22页
  二、NGOs 的地位和作用第22-24页
 第二节 NGOs 与公民社会第24-26页
  一、NGOs 与公民社会的发展第24页
  二、善治理论第24-25页
  三、公民参与理论第25页
  四、社会冲突第25-26页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现状第26-36页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因素第26-30页
  一、社会方面第26-27页
  二、政府方面第27-28页
  三、社会民众方面第28-29页
  四、社会舆论方面第29-30页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第30-32页
  一、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征第30-31页
  二、改革开放深化期群体性事件的新特征第31-32页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第32-36页
  一、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方面第33页
  二、群体性事件参与内容方面第33-34页
  三、群体性事件参与形式方面第34页
  四、群体性事件参与范围方面第34-36页
第四章 我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基本状况分析第36-47页
 第一节 新时期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意义第36-39页
  一、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必要性第36-38页
  二、新时期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可行性第38-39页
 第二节 我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成效第39-41页
  一、有效搜集信息、整合社会资源第39-40页
  二、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第40页
  三、进行长期的宣传、服务与监督第40-41页
 第三节 我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一、客观问题第41-42页
  二、主观问题第42-43页
 第四节 我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3-47页
  一、缺失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法治理念第43-44页
  二、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社会空间狭小第44页
  三、NGOs 参与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公信力不足第44-45页
  四、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第45-47页
第五章 美国 NGOs 有效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经验借鉴第47-52页
 第一节 美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模式第47-48页
  一、选取美国为例的原因分析第47页
  二、美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模式分析第47-48页
 第二节 美国 NGOs 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48-52页
  一、团结互助合作,政府与 NGOs 共同治理第48-49页
  二、NGOs 通过法制化途径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第49-50页
  三、政府加强对 NGOs 的管理和控制第50页
  四、美国 NGOs 的志愿者参与程度较高第50-51页
  五、注重与国际 NGOs 之间的合作第51-52页
第六章 提升我国 NGOs 有效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路径选择第52-60页
 第一节 建立五位一体的群体性事件治理新模式第52-55页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52-53页
  二、NGOs 参与群体性事件要增进与政党政府的互动合作第53-54页
  三、完善有序的公民参与第54页
  四、坚定不移地走法治发展道路第54-55页
 第二节 完善对 NGOs 的立法,提高 NGOs 管理与参与的法制化水平第55-56页
  一、建立国内 NGOs 的登记注册制度第55页
  二、逐步建立健全不同层次的 NGOs 法律法规体系第55-56页
 第三节 建立 NGOs 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自律管理第56-58页
  一、完善自我,加强自身建设第56-57页
  二、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民众的监督第57-58页
 第四节 拓宽参与渠道,健全沟通机制第58-60页
  一、拓宽参与渠道第58-59页
  二、健全沟通机制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谢辞第63-6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之心理分析与防范策略
下一篇:犯罪现象的化学解析与犯罪防控刍论--以溶液原理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