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11页 |
·研究该问题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该问题的目的 | 第7页 |
·研究该问题的意义 | 第7-8页 |
·国际上针对残疾人就业研究的情况综述 | 第8-10页 |
·国外残疾人研究情况 | 第8-9页 |
·国内残疾人就业研究动态综述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0-11页 |
2 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残疾人劳动就业的相关概念 | 第11页 |
·残疾人 | 第11页 |
·残疾人劳动就业 | 第11页 |
·残疾人就业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1-13页 |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 | 第11-12页 |
·社会排斥理论 | 第12页 |
·心理学:需求层次理论 | 第12-13页 |
3 万州区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及相关就业政策 | 第13-16页 |
·万州区农村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 第13-14页 |
·当前万州农村残疾人相关就业政策 | 第14页 |
·万州农村残疾人就业实际状况 | 第14-16页 |
4 万州农村残疾人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21页 |
·全区农村残疾人就业人数总量小,就业率低 | 第16-17页 |
·农村残疾人就业整体质量不高,就业依赖思想严重 | 第17页 |
·残疾人就业范围狭窄,就业结构单一,收入低下 | 第17-18页 |
·残疾人就业歧视仍然存在,残疾人就业环境差 | 第18页 |
·残疾类别导致就业局限性大 | 第18-19页 |
·所获得的就业援助制度不健全、资本不足,劳动权益无法保障 | 第19-21页 |
5 影响农村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因素 | 第21-29页 |
·政府作为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的主体对其帮扶不够 | 第21-23页 |
·各级政府普遍缺少具体针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政策 | 第21页 |
·农村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缺失 | 第21-22页 |
·政府对农村残疾人就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 | 第22-23页 |
·社会环境制约农村残疾人就业 | 第23-26页 |
·各类歧视导致农村残疾人就业被“边缘化” | 第23-26页 |
·社会公民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够、慈善意识淡薄 | 第26页 |
·农村残疾人的综合素质低下 | 第26-29页 |
·身体素质差 | 第26页 |
·残疾人学历低,缺少相应的劳动技能 | 第26-28页 |
·农村残疾人就业存在心理问题 | 第28-29页 |
6 关于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对策建议 | 第29-36页 |
·完善和出台有关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的具体政策 | 第29-31页 |
·结合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制定相应帮扶政策措施 | 第29-30页 |
·结合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完善就业援助制度 | 第30-31页 |
·结合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服务配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 第31页 |
·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31-33页 |
·把农村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年度工作考核中,推动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 第32页 |
·加大农村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提高为农村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服务能力 | 第32页 |
·加强上下级部门衔接,合力推进农村残疾人就业工作 | 第32页 |
·积极开动脑筋、多渠道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 | 第32-33页 |
·加大农村残疾人无障碍建设,方便农村残疾人就业 | 第33页 |
·鼓励社会力量助残,共同推进农村残疾人就业 | 第33-34页 |
·加大宣传,传递有利于农村残疾人就业的正能量 | 第33页 |
·引导全社会力量,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 第33-34页 |
·提高农村残疾人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 第34-36页 |
·加强农村医疗康复,提高农村残疾人身体素质 | 第34页 |
·加强心理辅导,增强心理素质 | 第34-35页 |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残疾人劳动技能 | 第35-36页 |
7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