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建式地下室抗浮稳定性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 ·地下室抗浮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及浮力的计算 | 第12-13页 |
| ·抗浮稳定性设计 | 第13-14页 |
| ·上浮事故统计分析 | 第14-18页 |
| ·上浮事故统计 | 第14-17页 |
| ·上浮事故分析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抗浮设防水位及抗浮方法 | 第20-34页 |
| ·抗浮设防水位 | 第20-22页 |
| ·地下水的类型 | 第20-21页 |
| ·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 | 第21-22页 |
| ·浮力的计算 | 第22-26页 |
| ·弱透水性地基上浮力的计算 | 第22-25页 |
| ·渗流条件下浮力的计算 | 第25-26页 |
| ·抗浮方法 | 第26-29页 |
| ·压重抗浮 | 第26-27页 |
| ·抗浮构件 | 第27-28页 |
| ·排泄水法 | 第28-29页 |
| ·抗浮方法的合理选取 | 第29-33页 |
| ·选取原则 | 第29页 |
| ·工程实例 | 第29-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地下室上浮失效形态及稳定性设计方法 | 第34-49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地下室上浮的三种失效形态特点 | 第34-38页 |
| ·局部上浮失效 | 第34-35页 |
| ·整体上浮失效 | 第35-36页 |
| ·局部整体上浮失效 | 第36-38页 |
| ·抗浮稳定性设计 | 第38-42页 |
| ·局部抗浮稳定性设计 | 第38-40页 |
| ·整体抗浮稳定性设计 | 第40-41页 |
| ·局部整体抗浮稳定性设计 | 第41-42页 |
| ·中欧抗浮稳定性设计的对比 | 第42-46页 |
| ·欧洲抗浮稳定性设计 | 第42-44页 |
| ·中欧抗浮稳定性设计公式对比 | 第44-46页 |
| ·采用抗浮桩(锚杆)下的抗浮稳定性设计公式 | 第46-48页 |
| ·公式提出 | 第46页 |
| ·安全系数的选取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附建式地下室局部整体抗浮稳定性设计 | 第49-65页 |
| ·工程概况 | 第49-52页 |
| ·工程简介 | 第49-50页 |
| ·地质条件 | 第50页 |
| ·勘察报告对抗浮设防水位的评价 | 第50页 |
| ·基础形式 | 第50-52页 |
| ·不同布桩方式下的局部整体抗浮稳定性验算 | 第52-55页 |
| ·柱下布桩 | 第52-53页 |
| ·地梁下布桩 | 第53页 |
| ·板下布桩 | 第53-55页 |
| ·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的选择 | 第55-58页 |
| ·地下车库抗浮锚杆布置 | 第55-57页 |
| ·下沉式庭院抗浮锚杆布置 | 第57-58页 |
| ·抗浮锚杆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 第58-59页 |
| ·抗浮稳定性设计的常规方法 | 第58页 |
| ·共同作用的原理 | 第58-59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9-64页 |
| ·单元简化模型 | 第59-62页 |
| ·单元之间连接区域的刚性处理 | 第62页 |
| ·边界条件简化 | 第62-63页 |
| ·荷载施加 | 第63页 |
| ·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方程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附建式地下室局部整体抗浮稳定性优化设计 | 第65-79页 |
| ·地下室变形特征分析 | 第65-68页 |
| ·地下室外墙无约束下的变形特征 | 第65-66页 |
| ·地下室外墙受约束下变形特征 | 第66-68页 |
| ·上部结构与锚杆共同作用下受力特点 | 第68-71页 |
| ·抗浮锚杆整体受力特点 | 第68-69页 |
| ·下沉庭院抗浮锚杆受力特点 | 第69-71页 |
| ·抗浮锚杆受力特点分析 | 第71页 |
| ·抗浮锚杆优化布置 | 第71-74页 |
| ·抗浮锚杆优化布置原则 | 第71-72页 |
| ·局部位置抗浮锚杆优化布置 | 第72-74页 |
| ·抗浮锚杆设计 | 第74-78页 |
| ·配筋计算 | 第74-75页 |
| ·稳定性验算 | 第75-77页 |
| ·抗浮锚杆构造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研究展望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