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分析与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分类 | 第12-17页 |
| ·曲肘式合模机构 | 第13-14页 |
| ·全液压式合模机构 | 第14-15页 |
| ·无拉杆式合模机构 | 第15-16页 |
| ·二板式合模机构 | 第16-17页 |
| ·双曲肘合模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双曲肘合模机构的理论分析 | 第21-31页 |
| ·双曲肘合模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 ·合模过程中关键角的计算公式 | 第22页 |
| ·合模机构的机构总长 | 第22页 |
| ·动模板行程、油缸行程和行程比 | 第22-23页 |
| ·动模板的速度和速度比 | 第23页 |
| ·动模板的加速度 | 第23-24页 |
| ·双曲肘合模机构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24-27页 |
| ·增力比 | 第24-25页 |
| ·增力比与速度比的关系 | 第25页 |
| ·变形力和锁模力 | 第25-26页 |
| ·合模临界角 | 第26-27页 |
| ·合模油缸推力 | 第27页 |
| ·双曲肘合模机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27-30页 |
| ·设计变量 | 第28页 |
| ·约束条件 | 第28-30页 |
| ·目标函数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及图形用户界面的建立 | 第31-45页 |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31-33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第31-32页 |
| ·遗传算法的一般流程 | 第32-33页 |
| ·MATLAB 科学计算软件 | 第33-35页 |
| ·MATLAB 简介 | 第33页 |
| ·MATLAB 优化工具箱 | 第33-34页 |
| ·MATLAB 遗传算法工具箱(GAOT) | 第34-35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35-36页 |
| ·基因编码 | 第35-36页 |
| ·初始群体生成 | 第36页 |
| ·适应度函数构建 | 第36页 |
| ·应用实例与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用 fmincom 函数优化设计 | 第36-37页 |
| ·用 GAOT 工具箱优化设计 | 第37-39页 |
| ·合模机构优化程序图形用户界面的建立 | 第39-44页 |
| ·GUIDE 简介 | 第39-40页 |
| ·优化程序图形用户界面的建立 | 第40-41页 |
| ·优化程序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合模机构虚拟样机的建立与运动仿真 | 第45-57页 |
| ·虚拟样机技术与 ADAMS 软件简介 | 第45页 |
| ·Pro/Engineer 建立合模机构三维模型 | 第45-48页 |
| ·合模机构零件的三维建模 | 第46-48页 |
| ·合模机构的装配 | 第48页 |
| ·合模机构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48-51页 |
| ·Pro/E 模型导入 ADAMS | 第48-49页 |
| ·约束的添加 | 第49-51页 |
| ·模型的检验 | 第51页 |
| ·合模机构的运动仿真 | 第51-56页 |
| ·添加测量对象 | 第52页 |
| ·添加速度驱动确定模型的正确性 | 第52-54页 |
| ·添加位移驱动模拟实际工作过程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 ·实验目的 | 第57页 |
| ·实验内容 | 第57页 |
| ·实验设备 | 第57-59页 |
|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附录 | 第69-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