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危害 | 第12-14页 |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2-13页 |
·汞的危害 | 第13-14页 |
·大气汞的来源、形态及迁移转化 | 第14-16页 |
·大气汞的来源 | 第14页 |
·大气汞的形态分布 | 第14-15页 |
·大气汞的迁移转化 | 第15-16页 |
·森林汞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 第16-21页 |
·森林土壤汞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 第17-19页 |
·森林植被汞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 第19-21页 |
·森林土/气界面汞通量研究 | 第21-25页 |
·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界面汞交换研究方法 | 第22页 |
·土/气界面汞交换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6-28页 |
·立题背景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系统土/气界面的汞交换特征 | 第27页 |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系统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第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8-29页 |
·研究区域环境状况 | 第28-29页 |
·监测点的选择 | 第29页 |
·监测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29页 |
·汞交换通量的测定 | 第29-31页 |
·通量箱的制作 | 第29-30页 |
·空白测定 | 第30页 |
·土/气界面汞释放通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样品汞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其他参数的测定 | 第31-32页 |
第4章 森林土/气界面的汞交换特征 | 第32-54页 |
·森林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第32-37页 |
·林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第32-34页 |
·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第34-37页 |
·森林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37-46页 |
·林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37-42页 |
·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42-46页 |
·林地、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比较 | 第46-54页 |
·林地、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季节变化对比 | 第46-49页 |
·林地、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日变化对比 | 第49-54页 |
第5章 森林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第54-64页 |
·土壤汞含量 | 第54-55页 |
·光照强度 | 第55-57页 |
·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 | 第57-59页 |
·相对湿度 | 第59-60页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60-61页 |
·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 | 第61-64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61-62页 |
·通径分析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