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变化对沙市河段河床形态影响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0-11页 |
| 2 沙市河段河道概况 | 第11-16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河道概况 | 第11-14页 |
| ·沙市河段历史概况 | 第12页 |
| ·沙市河段近期概况 | 第12-14页 |
| ·河床边界条件 | 第14页 |
|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 第14-16页 |
| ·堤防现状及河道治理情况 | 第14页 |
| ·航道规划及治理情况 | 第14-15页 |
| ·水利规划情况 | 第15-16页 |
| 3 水沙特性及变化趋势预测 | 第16-32页 |
| ·水沙特点分析 | 第16-25页 |
| ·水沙区域组成 | 第16页 |
| ·水沙年际变化 | 第16-19页 |
| ·水沙年内变化 | 第19-20页 |
| ·水沙频率分析 | 第20-22页 |
| ·水沙相关分析 | 第22-25页 |
| ·径流量趋势预测 | 第25-31页 |
| ·水文时间序列分析 | 第26-28页 |
| ·年径流量周期性分析 | 第28-30页 |
| ·年径流量趋势预测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4 河床演变规律 | 第32-55页 |
| ·河床演变的一般规律 | 第32-35页 |
| ·河床演变分类 | 第32页 |
| ·河床演变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 ·河床演变的一般规律 | 第33-34页 |
| ·河床演变的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 ·沙市河段的演变规律 | 第35-53页 |
| ·横断面变化规律 | 第35-38页 |
| ·纵剖面变化规律 | 第38-40页 |
| ·平面形态变化规律 | 第40-51页 |
| ·河床冲淤变化规律 | 第51-53页 |
| ·河床演变主要因素分析 | 第53-54页 |
| ·河床边界条件 | 第53页 |
| ·下荆江裁弯 | 第53-54页 |
| ·水沙条件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模型设计及试验 | 第55-60页 |
| ·模型比尺 | 第55页 |
| ·横断面布置及依据 | 第55-57页 |
| ·研究河段试验描述 | 第57页 |
| ·主要量测仪器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6 水沙变化对沙市河段河床形态影响机理 | 第60-73页 |
| ·河槽形态对水沙变化的响应及滞后性 | 第60-61页 |
| ·河槽形态与水沙的关系分析 | 第61-71页 |
| ·水沙因子的选取 | 第61-64页 |
| ·水沙因子与河床几何形态关系分析 | 第64-71页 |
| ·水沙变化对河床形态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71-73页 |
| 7 沙市河段河床形态演变趋势预测 | 第73-84页 |
| ·水沙条件的合理性分析 | 第73-74页 |
| ·冲淤变化趋势 | 第74-75页 |
| ·汊道分流分沙比变化趋势 | 第75-76页 |
| ·典型横断面变化趋势 | 第76-80页 |
| ·河势变化趋势 | 第80页 |
| ·问题与建议 | 第80-84页 |
| 8 结论及展望 | 第84-86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4页 |
| ·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附录 | 第89-90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