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驰名商标反淡化理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18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历史研究方法第16页
       ·比较研究方法第16页
       ·案例研究方法第16页
     ·本文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美国欧盟的反淡化制度第18-39页
   ·美国反淡化制度沿革简述第18-20页
   ·美国反淡化制度基本内容第20-35页
     ·淡化行为的概念第20-21页
     ·淡化行为的类型及构成要件第21-27页
       ·退化不应单独作为一种淡化行为类型第21-22页
       ·弱化和丑化的共同构成要件第22-27页
     ·淡化行为的性质分第27-31页
       ·淡化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第28-29页
       ·淡化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第29-30页
       ·淡化行为属于不当得利行为第30页
       ·本节小结第30-31页
     ·淡化行为的例外第31-34页
       ·合理的商业使用第31-33页
       ·各种形式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第33页
       ·标志的任何非商业使用第33-34页
     ·驰名商标淡化的救济第34-35页
       ·禁令救济第34-35页
       ·损害赔偿第35页
   ·欧盟反淡化制度第35-36页
     ·欧盟反淡化制度的基本内容第35-36页
     ·欧盟商标侵权的判断逻辑第36页
   ·美欧反淡化制度的趋同趋势第36-38页
     ·在适用对象方面的趋同趋势第37页
     ·在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方面的趋同趋势第37页
     ·在淡化可能的判断标准方面的趋同趋势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我国反淡化制度与实践现状第39-45页
   ·立法及司法解释层面第39-43页
     ·《商标法》及其司法解释中的淡化相关条款第39-42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相关规定第42-43页
   ·我国司法实践中反淡化的现状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建议第45-52页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历史对我国的启示第45-46页
   ·完善反淡化制度应遵循的原则第46-47页
     ·公众利益保护的原则第46-47页
     ·法制统一原则第47页
   ·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具体建议第47-52页
     ·增加联合商标制度和防御商标制度第47-48页
     ·通过修改《商标法》第十三条并结合司法解释明确淡化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第48页
     ·在《商标法》第五十二条之后增加商标侵权例外条款第48页
     ·以双边谈判方式解决外国未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保护问题第48-49页
     ·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反淡化保护的范围及认定标准第49-51页
     ·法定赔偿条款的适用应以被诉行为主体具有恶意为前提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机制探究
下一篇:论姓名商品化的法律保护与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