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自由基概述 | 第10页 |
·自由基的产生与危害 | 第10-11页 |
·自由基的产生 | 第10-11页 |
·自由基的危害 | 第11页 |
·运动与自由基 | 第11-12页 |
·自由基的清除与抑制 | 第12页 |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第12-16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类型 | 第13-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 第14-16页 |
·中药的缓释剂型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立题思路 | 第17-18页 |
第2章 8 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 第18-26页 |
·引言 | 第18页 |
·实验部分 | 第18-22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8-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体外抗氧化实验 | 第19-21页 |
·反应动力学实验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2-24页 |
·抑制蛋白质硝基化实验结果 | 第22页 |
·清除羟自由基实验结果 | 第22-23页 |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实验结果 | 第23页 |
·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黄芩素脂质体的工艺优化及制备 | 第26-29页 |
·黄芩素脂质体的性能评价 | 第2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9-33页 |
·黄芩素溶解性实验结果 | 第30页 |
·制备方法选择结果 | 第30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包封率的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缓释效果的研究结果 | 第32页 |
·粒径的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黄芩素及其脂质体的抗疲劳研究 | 第34-40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4页 |
·实验对象 | 第34-35页 |
·饲育条件 | 第35页 |
·急性毒性实验 | 第35页 |
·黄芩素及其脂质体的抗疲劳研究 | 第35-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体重变化 | 第36页 |
·脏器系数比较 | 第36-37页 |
·同运动量小鼠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同运动量小鼠酶活的相关测定结果 | 第38页 |
·一次性力竭运动小鼠游泳时间的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黄芩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页 |
·黄芩素血浆浓度分析方法的确立 | 第40-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黄芩素血浆浓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 第41-42页 |
·方法学研究结果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黄芩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7-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实验方案 | 第47页 |
·数据分析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