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县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4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综述 | 第20-26页 |
2.1 县域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理论相关概述 | 第20-21页 |
2.1.1 县域经济 | 第20页 |
2.1.2 县域行政管理 | 第20-21页 |
2.1.3 县域生态经济 | 第21页 |
2.2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生态文明建设 | 第21-22页 |
2.2.2 可持续发展 | 第22页 |
2.2.3 循环经济 | 第22-23页 |
2.2.4 低碳经济 | 第23-24页 |
2.3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 第24-26页 |
2.3.1 县域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 第24页 |
2.3.2 生态文明建设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 第24-25页 |
2.3.3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即县域生态经济 | 第25-26页 |
第3章 江西省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3.1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1.1 江西省县域行政划分 | 第26-27页 |
3.1.2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 第27-29页 |
3.2 江西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第29-31页 |
3.2.1 江西省生态环境现状 | 第29-30页 |
3.2.2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做法 | 第30-31页 |
3.3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3.1 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能力不强 | 第31-32页 |
3.3.2 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矛盾突出 | 第32页 |
3.3.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 第32-33页 |
3.3.4 生态保护投入不足 | 第33页 |
3.3.5 发展思路不清晰,观念陈旧 | 第33-34页 |
第4章 资溪县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实证研究 | 第34-46页 |
4.1 资溪县县域情况概要 | 第34-36页 |
4.1.1 资溪县县域行政区划概要 | 第34页 |
4.1.2 资溪县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34-36页 |
4.2 资溪县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 第36-39页 |
4.2.1 资溪县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 第36-38页 |
4.2.2 资溪县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4.3 资溪县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分析 | 第39-46页 |
4.3.1 主成分分析 | 第39-42页 |
4.3.2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分析 | 第42-46页 |
第5章 推进县域经济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对策 | 第46-52页 |
5.1 转变发展理念,深化政府机制体制改革 | 第46-47页 |
5.1.1 完善生态行政建设,推进政府转型 | 第46页 |
5.1.2 完善政府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引入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 第46-47页 |
5.1.3 严格监督管理,完善问责机制 | 第47页 |
5.2 强化政府引导,推进产业体系绿色升级 | 第47-48页 |
5.2.1 开发绿色农业生产链 | 第47页 |
5.2.2 培育低碳工业体系 | 第47-48页 |
5.2.3 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业 | 第48页 |
5.3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 第48-49页 |
5.3.1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 第48-49页 |
5.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49页 |
5.4 构建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战略模式 | 第49-51页 |
5.4.1 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多样化人才队伍 | 第49页 |
5.4.2 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辐射作用 | 第49-50页 |
5.4.3 加强资金投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 第50页 |
5.4.4 加强舆论宣传,培养生态文明文化 | 第50-51页 |
5.5 打好生态牌,多措并举筹集资金 | 第51-52页 |
5.5.1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 第51页 |
5.5.2 积极向上争取生态补偿金 | 第51页 |
5.5.3 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