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诸子研究及其史学价值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9页 |
第一节 郭沫若生平简介 | 第7-9页 |
第二节 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 | 第9-14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第一章 郭沫若对儒家的研究 | 第19-32页 |
第一节 郭沫若对儒的起源的研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郭沫若对孔子的研究 | 第20-25页 |
第三节 郭沫若对儒家八派的研究 | 第25-32页 |
第二章 郭沫若对道家的研究 | 第32-42页 |
第一节 郭沫若对老子的研究 | 第32-35页 |
第二节 郭沫若对庄子的研究 | 第35-37页 |
第三节 郭沫若对稷下黄老学派的研究 | 第37-42页 |
(一) 郭沫若对宋钘、尹文学派的研究 | 第37-39页 |
(二) 郭沫若对田骈、慎到学派的研究 | 第39-40页 |
(三) 郭沫若对关尹学派的研究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郭沫若对墨家的研究 | 第42-48页 |
第一节 郭沬若对墨子的研究 | 第42-46页 |
第二节 郭沫若对墨家辩者的研究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郭沫若对法家的研究 | 第48-59页 |
第一节 郭沫若对前期法家的研究 | 第48-52页 |
第二节 郭沫若对韩非子的研究 | 第52-59页 |
第五章 郭沫若诸子研究的史学特点 | 第59-71页 |
第一节 人民本位的立场 | 第59-62页 |
第二节 大胆怀疑和自我批判精神 | 第62-66页 |
第三节 对新史学的批判和超越 | 第66-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