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1.3.1 城市公共自行车概念界定和相关政策梳理 | 第14-18页 |
1.3.2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定性层面研究成果 | 第18-21页 |
1.3.3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定量层面研究成果 | 第21-22页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1.4.1 研究的方法 | 第22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城市公共自行车概况及其政策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2.1 市政公共自行车的概念及分类 | 第23-24页 |
2.1.1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概念 | 第23页 |
2.1.2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分类 | 第23-24页 |
2.2 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研究的展开 | 第24-28页 |
2.2.1 政策创新扩散的概念 | 第24页 |
2.2.2 政策过程研究的兴起发展与改革 | 第24-27页 |
2.2.3 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研究的展开 | 第27-28页 |
2.3 政策创新扩散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28-31页 |
2.3.1 内部决定模型与传播模型的概述 | 第28-29页 |
2.3.2 政策创新扩散模型传统检测方式 | 第29页 |
2.3.3 贝瑞政策创新扩散模型的提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市政公共自行车政策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建构 | 第31-38页 |
3.1 山东省各级地方市政公共自行车整体发展情况 | 第31-33页 |
3.1.1 系统建设情况 | 第31-32页 |
3.1.2 运营中暴露的问题 | 第32-33页 |
3.2 建构市政公共自行车政策扩散的依据 | 第33-37页 |
3.2.1 市政公共自行车的属性 | 第33-35页 |
3.2.2 政策创新扩散的规律 | 第35-36页 |
3.2.3 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应用层面的适用性 | 第36-37页 |
3.3 市政公共自行车政策扩散模型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市政公共自行车政策扩散影响因素具体设计 | 第38-46页 |
4.1 市政公共自行车政策扩散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第38-42页 |
4.1.1 内部因素 | 第38-40页 |
4.1.2 外部因素 | 第40-41页 |
4.1.3 其他因素 | 第41-42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2-46页 |
4.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42页 |
4.2.2 变量测量 | 第42-45页 |
4.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山东省市政公共自行车政策扩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6-54页 |
5.1 政策创新扩散模型下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6-51页 |
5.1.1 样本城市各自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第46-49页 |
5.1.2 样本城市各自变量逻辑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5.2 共享单车对市政公共自行车运行影响分析 | 第51-54页 |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54-60页 |
6.1 研究的结论 | 第54-56页 |
6.2 研究的启示 | 第56-58页 |
6.2.1 创新政策扩散模式 | 第56-57页 |
6.2.2 加强部门合作与政策推广 | 第57页 |
6.2.3 完善公共服务与平衡动机能力博弈 | 第57-58页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