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5页 |
| ·研究背景和依据 | 第11-13页 |
| ·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 | 第11-12页 |
| ·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 第12页 |
| ·推行公民参与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 ·应用价值 | 第13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 ·关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 第13-16页 |
|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社会管理的研究 | 第16-22页 |
| ·体育领域政策制定、社会管理的公民参与研究 | 第22-23页 |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3页 |
| ·研究设计 | 第23-25页 |
|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 ·研究步骤 | 第23-24页 |
|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 3 公共体育服务概述及公民参与理论阐释 | 第27-37页 |
| ·公共体育服务概述 | 第27-32页 |
| ·公共服务与公共体育服务 | 第27-30页 |
|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 第30-32页 |
| ·公民参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 第32-37页 |
| ·公民和公民参与 | 第32-33页 |
| ·公民参与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33-37页 |
| 4 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讨论 | 第37-43页 |
| ·公民参与的条件 | 第37页 |
| ·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应然性 | 第37-39页 |
| ·公民同体育行政部门一样,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当然主体 | 第37-38页 |
| ·公民参与和体育行政部门参与,构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两个有机部分 | 第38页 |
| ·公民参与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多元化特征密切相关 | 第38-39页 |
| ·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39-43页 |
| ·从公民个体角度看 | 第39-40页 |
| ·从体育行政部门角度看 | 第40-43页 |
| 5 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考究 | 第43-57页 |
| ·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典型案例 | 第43-48页 |
| ·典型反例 | 第43-45页 |
| ·良好实践 | 第45-48页 |
| ·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突出问题分析 | 第48-53页 |
| ·从参与主体来看 | 第48-50页 |
| ·从体育行政部门来看 | 第50-52页 |
| ·从参与环境来看 | 第52-53页 |
| ·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深层次原因分析 | 第53-57页 |
| ·文化因素 | 第53-54页 |
| ·制度因素 | 第54页 |
| ·经济因素 | 第54-55页 |
| ·组织因素 | 第55页 |
| ·操作因素 | 第55-57页 |
| 6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模式设计 | 第57-62页 |
| ·决策型参与: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制定 | 第57-58页 |
| ·校正型参与:对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监督反馈 | 第58-59页 |
| ·合作型参与: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 | 第59页 |
| ·回应型参与:对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绩效评估 | 第59-60页 |
| ·认可型参与: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环境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7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公民参与的发展和完善 | 第62-68页 |
| ·参与主体层面 | 第62-63页 |
| ·提升公民参与意识、培育公民参与技能 | 第62-63页 |
| ·发展体育协会(社团),使其成为公民参与的组织依托 | 第63页 |
| ·体育行政部门方面 | 第63-65页 |
| ·践行现代行政理念 | 第63-64页 |
| ·确保信息及时公开 | 第64-65页 |
| ·参与环境建设方面 | 第65-68页 |
| ·拓展参与领域、丰富参与形式 | 第65-66页 |
| ·完善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 | 第66-68页 |
| 8 结论 | 第68-70页 |
| 9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11 附件 | 第76-79页 |
| 12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