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低幅度同层油藏再认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前言第8-10页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页
   ·研究内容第8-10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0-17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10-13页
     ·松辽盆地地层分布特征第10-11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11-13页
   ·英东萨尔图概况第13-17页
     ·英台油田基本地质特征第13页
     ·英东萨尔图油层基本地质特征第13-15页
     ·勘探开发历程第15页
     ·开发现状第15页
     ·区块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再认识第17-37页
   ·构造特征再认识第17-19页
     ·断裂系统研究第17页
     ·微构造研究第17-18页
     ·微构造研究第18-19页
   ·储层特征研究第19-30页
     ·储层岩性特征研究第19-21页
     ·砂体展布规律研究第21-22页
     ·储层物性研究第22-23页
     ·储层物性研究第23-24页
     ·微观空隙结构研究第24-25页
     ·储层含油性研究第25-26页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第26-29页
     ·裂缝特征研究第29-30页
   ·油水关系研究第30-34页
     ·油藏类型的确定第30-32页
     ·含油区带的确定第32-33页
     ·油水分布规律第33-34页
   ·流体性质研究及敏感性第34-37页
     ·原油性质研究第34-35页
     ·天然气性质研究第35-36页
     ·地层水性质研究第36页
     ·储层敏感性研究第36-37页
第三章 开发效果评价第37-47页
   ·主要开发指标评价第37-40页
     ·年产油第37-38页
     ·综合含水第38-39页
     ·递减率第39-40页
   ·井网适应性评价第40-47页
     ·水驱控制程度第40页
     ·水驱动用程度第40页
     ·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第40-41页
     ·注采平衡状况第41-42页
     ·吸水、产液能力第42-45页
     ·合理井排距第45页
     ·合理井网密度第45-47页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第47-55页
   ·油水运动规律第47-48页
     ·萨尔图油层见效特点第47页
     ·不同水驱部位油水运动规律第47-48页
   ·分层产出状况第48-49页
   ·剩余油分布规律第49-55页
     ·历年加密调整效果第49-51页
     ·测井曲线方法第51-53页
     ·岩心观察第53页
     ·数值模拟第53-55页
第五章 开发潜力及对策研究第55-65页
   ·密闭取芯井设计第55-58页
     ·取芯目的第55页
     ·取芯井设计原则第55页
     ·取芯井区块的确定第55-56页
     ·取芯井点的确定第56-57页
     ·取芯井设计第57-58页
   ·井网调整潜力第58-61页
     ·调整原则第58-59页
     ·调整对象及层系第59页
     ·适用井网调整方式第59页
     ·井网调整规划部署第59-61页
   ·改善水驱潜力第61-65页
     ·完善注采关系第61页
     ·细分层注水第61页
     ·周期注水潜力第61-63页
     ·注水井调剖第63-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详细摘要第7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构型研究曲流河砂体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以北二区西部小井距检查井组为例
下一篇:基于井震信息融合的储层数据建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