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6页 |
·引言 | 第11页 |
·纳米 TiO_2的制备 | 第11-14页 |
·微乳液和反相微乳液法 | 第11-12页 |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 | 第12-13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3-14页 |
·纳米 TiO_2的光催化原理及作用 | 第14-16页 |
·纳米 TiO_2的光催化原理 | 第14-15页 |
·纳米 TiO_2光催化作用的应用 | 第15-16页 |
·纳米 TiO_2的负载 | 第16-18页 |
·聚硅氧烷的特性及其涂层的载体作用 | 第18-21页 |
·聚硅氧烷及其涂层胶的特性 | 第18-19页 |
·聚硅氧烷/纳米 TiO_2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6页 |
第二章 锐钛型钛溶胶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实验药品 | 第26页 |
·锐钛型钛溶胶的制备 | 第26-27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钛溶胶颗粒的生成过程 | 第27-29页 |
·反应物 H_2O/TNB 用量比对钛溶胶颗粒粒径及 TNB 转化率的影响 | 第29页 |
·反应温度对钛溶胶颗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 第29-31页 |
·反应温度对钛溶胶晶型的影响 | 第31页 |
·催化剂类型及用量对钛溶胶颗粒晶型的影响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钛溶胶的光催化性能 | 第34-43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实验药品 | 第34页 |
·粉体 TiO_2 水分散液的制备 | 第34-35页 |
·光催化降解染料实验 | 第35页 |
·光催化抗菌实验 | 第35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3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钛溶胶与粉体 TiO_2的晶型及形貌 | 第35-37页 |
·钛溶胶和商品 TiO_2在水中的分散状态 | 第37-39页 |
·钛溶胶和商品 TiO_2光催化降解染料分子 | 第39-40页 |
·钛溶胶与商品 TiO_2的光催化抗菌性能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聚硅氧烷/钛溶胶复合膜的制备 | 第43-56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基础硅油的分子量的调节 | 第44页 |
·交联硅油的 Si-H 含量的调节 | 第44-45页 |
·聚硅氧烷/TiO_2复合膜的制备 | 第45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基础硅油和交联硅油分子量的调节 | 第46-47页 |
·聚硅氧烷膜的制备 | 第47-48页 |
·纳米 SiO_2补强聚硅氧烷 | 第48-49页 |
·硅油分子量对聚硅氧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聚硅氧烷/钛溶胶复合膜的形貌 | 第50-52页 |
·复合膜的拉伸性能 | 第52-53页 |
·聚硅氧烷/钛溶胶复合膜的紫外屏蔽性能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五章 聚硅氧烷/钛溶胶复合膜的光催化性能 | 第56-65页 |
·引言 | 第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实验药品 | 第56页 |
·钛溶胶颗粒对织物的光催化降解 | 第56页 |
·钛溶胶颗粒对载体膜的光催化降解 | 第56-57页 |
·复合膜对染料分子的光催化降解 | 第57页 |
·复合膜的光催化抗菌 | 第57页 |
·表征测试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钛溶胶对织物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 第57-58页 |
·钛溶胶对载体膜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 第58-60页 |
·聚硅氧烷/钛溶胶复合膜对染料分子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 第60-61页 |
·聚硅氧烷/钛溶胶复合膜的光催化抗菌作用 | 第61-62页 |
·聚硅氧烷/钛溶胶复合膜的光催化作用机制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论及建议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附录 1 实验仪器列表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