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宏观审慎管理:相关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 第16-22页 |
·宏观审慎性管理的内涵 | 第16-17页 |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原因:宏观调控机制存在漏洞 | 第17-19页 |
·宏观审慎性管理的目标 | 第19-20页 |
·宏观审慎管理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宏观审慎性管理政策工具、方法和机制安排 | 第22-29页 |
·宏观审慎管理分析手段 | 第22页 |
·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 | 第22-24页 |
·宏观审慎性管理须遵循的原则 | 第24-25页 |
·宏观审慎性管理的主要方法 | 第25-28页 |
·宏观审慎性管理的层次与组织架构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宏观审慎管理的本质:差别化金融调控 | 第29-37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具体目标 | 第30-33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实施对象 | 第33-37页 |
第五章 差别化调控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37-45页 |
·差别化调控工具之一:逆周期资本缓冲 | 第37-39页 |
·差别化调控应用之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 | 第39-40页 |
·差别化调控应用之三:差别利率政策 | 第40-43页 |
·差别化调控应用之四:房地产信贷调控 | 第43-45页 |
第六章 对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 | 第45-47页 |
·建立完善我国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明确中央银行主导地位 | 第45页 |
·明确微观审慎监管的管理方向,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 第45-46页 |
·以差别化调控为依托,着力推进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立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