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视域下村委会海选信访动机研究--以H镇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2页 |
·问题之提出 | 第10-11页 |
·选题缘起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理性选择 | 第18页 |
·动机 | 第18页 |
·贿选 | 第18-19页 |
·派性 | 第19页 |
·论文设计 | 第19-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样本的选取和代表性 | 第20-21页 |
·预期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委会选举概况 | 第22-34页 |
·村委会选举制度概述 | 第22页 |
·村委会选举方式 | 第22-23页 |
·直选“一步法” | 第22页 |
·直选“两步法” | 第22-23页 |
·直选“一步法”与“两步法”的适用 | 第23页 |
·村委会海选程序解读 | 第23-30页 |
·前期准备 | 第23-25页 |
·宣传登记 | 第25-26页 |
·组织投票 | 第26-29页 |
·另行选举与罢免 | 第29-30页 |
·选举争议及其查处 | 第30页 |
·村委会海选的正负效应 | 第30-34页 |
·村委会海选的正效应 | 第30-32页 |
·村委会海选的负效应 | 第32-34页 |
第3章 H镇村委会海选信访问题分析 | 第34-40页 |
·程序方面 | 第34-38页 |
·前期准备阶段 | 第34页 |
·宣传登记阶段 | 第34-36页 |
·组织投票阶段 | 第36-38页 |
·另行选举阶段 | 第38页 |
·贿选现象 | 第38页 |
·派性竞争 | 第38-39页 |
·乡镇强势干预 | 第39-40页 |
第4章 理性选择理论与信访动机的选择 | 第40-44页 |
·理性选择与投票动机 | 第40-41页 |
·投票动机的理性模式 | 第40页 |
·理性选择理论与投票悖论 | 第40-41页 |
·理性选择与信访动机 | 第41-42页 |
·理性视域下信访动机的特点 | 第41页 |
·不同信访动机下的信访组织形式 | 第41-42页 |
·信访动机中理性选择的具体分析 | 第42-44页 |
·目的理性 | 第42-43页 |
·价值理性 | 第43-44页 |
第5章 村委会海选信访动机及应对措施 | 第44-53页 |
·海选中的理性信访动机 | 第44-48页 |
·目的合理性动机 | 第44-47页 |
·价值合理性动机 | 第47-48页 |
·海选中的理性信访心理 | 第48-50页 |
·需要心理 | 第49页 |
·信任心理 | 第49页 |
·侥幸心理 | 第49-50页 |
·从众心理 | 第50页 |
·应对信访动机负面效应的防范措施 | 第50-53页 |
·转变工作思路 | 第50-51页 |
·完善工作机制 | 第51-52页 |
·加强基础工作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4页 |
·总结 | 第53页 |
·研究限制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