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绪论 | 第14-22页 |
第1章 罚金刑立法配置概说 | 第22-60页 |
·罚金刑的概念和特征 | 第22-25页 |
·罚金刑的概念 | 第22-23页 |
·罚金刑的特征 | 第23-25页 |
·罚金刑的起源和发展 | 第25-31页 |
·罚金刑的起源 | 第25-26页 |
·罚金刑的发展 | 第26-31页 |
·罚金刑的种类和功能 | 第31-39页 |
·罚金刑的种类 | 第31-35页 |
·罚金刑的功能 | 第35-39页 |
·罚金刑的利弊 | 第39-45页 |
·罚金刑之利 | 第39-42页 |
·罚金刑之弊 | 第42-43页 |
·罚金刑之利弊评析 | 第43-45页 |
·罚金刑立法配置的界定 | 第45-47页 |
·罚金刑配置的立法原则 | 第47-60页 |
·明确性原则 | 第47-49页 |
·均衡性原则 | 第49-52页 |
·公正性原则 | 第52-60页 |
第2章 我国罚金刑配置的现状及其立法评析 | 第60-108页 |
·我国罚金刑立法配置的现状 | 第60-91页 |
·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处于附加刑地位 | 第74-76页 |
·罚金刑主要适用于贪利性犯罪,轻罪和过失犯罪配置比例较低 | 第76-81页 |
·罚金刑的适用方式以并科为主,复合制和选科制为补充 | 第81-84页 |
·罚金刑的数额规定以无限额为主,限额和倍比罚金制为补充 | 第84-91页 |
·罚金刑地位之立法评析 | 第91-95页 |
·罚金刑的附加刑地位导致我国刑罚结构整体趋重 | 第91-93页 |
·罚金刑的附加刑地位不利于罚金刑功能的充分发挥 | 第93-95页 |
·罚金刑适用范围之立法评析 | 第95-100页 |
·贪利性犯罪罚金刑配置之价值目标定位不准确 | 第95-96页 |
·轻罪罚金刑配置比例过低难以实现罚金刑抗制轻罪的功能 | 第96-98页 |
·过失犯罪罚金刑配置比例过低有违罚金刑立法的基本精神 | 第98-100页 |
·罚金刑适用方式之立法评析 | 第100-102页 |
·以必并科为主的罚金刑有导致刑罚趋重之虞 | 第100-102页 |
·以必并科为主的罚金刑导致罚金刑空判现象严重 | 第102页 |
·罚金刑数额规定方式之立法评析 | 第102-108页 |
·无限额罚金刑——与明确性原则相背离 | 第102-104页 |
·限额罚金刑——数额设定缺乏科学性 | 第104-105页 |
·倍比罚金刑——容易导致罚金刑数额虚高和与自由刑不成比例 | 第105-108页 |
第3章 我国罚金刑配置的立法完善 | 第108-134页 |
·树立正确的罚金刑立法价值取向 | 第108-113页 |
·转变重刑观念,重视罚金刑的价值 | 第110-111页 |
·以实现刑罚轻缓化作为罚金刑配置的立法价值目标 | 第111-112页 |
·确立罚金刑立法的首要正当根据是报应而非预防的刑罚观念 | 第112-113页 |
·将罚金刑上升为主刑 | 第113-120页 |
·罚金刑已经具备上升为主刑的条件 | 第114-118页 |
·罚金刑上升为主刑不存在任何无法逾越的理论障碍 | 第118-120页 |
·进一步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 第120-127页 |
·废除没收财产刑,代之以罚金刑 | 第120-125页 |
·对所有过失犯罪均应配置罚金刑 | 第125-126页 |
·增设较轻故意犯罪的罚金刑配置 | 第126-127页 |
·建立以选科制为主,得并制为辅的罚金刑适用模式 | 第127-130页 |
·罚金刑适用模式应以选科制为主 | 第127-128页 |
·对重罪配置得并科罚金 | 第128-130页 |
·摒弃无限额罚金刑,将限额罚金制作为罚金刑唯一的数额规定方式 | 第130-134页 |
·建立罚金刑与自由刑的比值关系 | 第130-132页 |
·将限额罚金制作为罚金刑唯一的数额规定方式 | 第132-134页 |
第4章 韩国现行《刑法》的罚金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134-176页 |
·韩国现行《刑法》的罚金刑制度 | 第136-160页 |
·罚金刑的地位 | 第137-138页 |
·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 第138-151页 |
·罚金刑的数额规定 | 第151-156页 |
·罚金刑的宣告与执行 | 第156-158页 |
·与罚金刑配套的没收和追征制度 | 第158-160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160-176页 |
·扩大罚金刑的适用应立足于本国实际 | 第160-163页 |
·建立罚金刑和自由刑的比值关系是科学设定罚金刑数额的关键 | 第163-165页 |
·罚金刑立法的完善需要以发达的特别没收制度作保障 | 第165-168页 |
·完善罚金刑执行制度才能使罚金刑立法真正落到实处 | 第168-176页 |
结论 | 第176-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9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89-190页 |
后记 | 第190-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