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综述一 抑郁症的假说 | 第10-18页 |
1. 单胺假说 | 第10-11页 |
2.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 第11-13页 |
3. 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 | 第13-15页 |
4.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综述二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 第18-28页 |
1. 从五脏功能失调论治 | 第18-20页 |
2. 从神机论治 | 第20-22页 |
3 从气机瘀滞论治 | 第22-23页 |
4 从阳气论治 | 第23-24页 |
5. 讨论 | 第24-2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9-46页 |
实验一 艾灸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影响 | 第29-36页 |
1. 实验目的 | 第29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1-36页 |
实验二 艾灸对抑郁症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1.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2.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实验三 艾灸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修复情况 | 第39-41页 |
1. 实验目的 | 第39页 |
2.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4.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实验四 艾灸对抑郁症大鼠海马NF-κB表达的影响 | 第41-46页 |
1. 实验目的 | 第41页 |
2.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3.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4.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46-56页 |
1. 实验设计依据 | 第46-51页 |
·实验动物的选取 | 第46页 |
·模型制备方法 | 第46-47页 |
·干预手段的选取 | 第47页 |
·穴位的选取依据 | 第47-48页 |
·动物分组依据 | 第48页 |
·指标的选择依据 | 第48-50页 |
·相关脑区的选择依据 | 第50-51页 |
2.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1-53页 |
·行为学指标 | 第51-52页 |
·血清IL-1β、TNF-α | 第52页 |
·各组海马中NF-κB含量 | 第52-53页 |
3. 结论 | 第53-54页 |
4.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