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背景 | 第10页 |
·候选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发展 | 第10-12页 |
·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强化机制和合金化 | 第12-16页 |
·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织结构 | 第12页 |
·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强化机制 | 第12-13页 |
·位错强化 | 第12-13页 |
·析出强化 | 第13页 |
·固溶强化 | 第13页 |
·新型高硅铁素体/马氏体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 第13-16页 |
·C的作用 | 第13-14页 |
·Cr的作用 | 第14-15页 |
·Si的作用 | 第15页 |
·W的作用 | 第15-16页 |
·Mn的作用 | 第16页 |
·Ni的作用 | 第16页 |
·V、Ta、Nb的作用 | 第16页 |
·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高温退化机制 | 第16-21页 |
·蠕变机制 | 第16-17页 |
·9~12 %Cr铁素体/马氏体钢长时高温下的组织演变 | 第17-21页 |
·位错亚结构的变化 | 第17-18页 |
·析出相的变化 | 第18-21页 |
·新型高Si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研究思路 | 第21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高Si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23-46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4-29页 |
·实验材料的成分设计 | 第24-25页 |
·高Si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制备 | 第25-27页 |
·真空冶炼和高温锻造 | 第26页 |
·电渣重熔 | 第26页 |
·高温轧制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相变点测定 | 第27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组织观察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29-41页 |
·相变点 | 第29-30页 |
·微观组织结构 | 第30-34页 |
·实验钢中的夹杂物 | 第30-31页 |
·奥氏体化温度对组织粗化程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实验用钢1050℃淬火+760℃回火后的金相 | 第32-34页 |
·力学性能 | 第34-37页 |
·显微硬度 | 第34页 |
·拉伸性能 | 第34-36页 |
·冲击吸收能量 | 第36-37页 |
·断口形貌 | 第37-41页 |
·讨论 | 第41-45页 |
·δ铁素体对基体组织的影响 | 第41-44页 |
·δ铁素体对强度的影响 | 第44页 |
·δ铁素体的消除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3 高Si铁素体/马氏体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 第46-61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三种铁素体/马氏体钢在1050℃恒温氧化试验 | 第47-56页 |
·T91钢在1050℃恒温氧化1h后的组织 | 第47-49页 |
·SIMP-5钢在1050℃恒温氧化1h后的组织 | 第49-54页 |
·EP823钢在1050℃恒温氧化1h后的组织 | 第54-56页 |
·高Si铁素体/马氏体钢650℃恒温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 | 第56-57页 |
·650℃氧化增重曲线 | 第56页 |
·650℃氧化膜表面形貌 | 第56-57页 |
·高Si铁素体/马氏体钢在800℃恒温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 | 第57-60页 |
·800℃氧化增重曲线 | 第57-58页 |
·表面氧化物相分析 | 第58-59页 |
·800℃氧化膜表面形貌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4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