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专利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相关问题引出及概述 | 第10-16页 |
(一)默克公司无效宣告案 | 第10-13页 |
1、案情简介 | 第10页 |
2、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观点 | 第10页 |
3、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观点 | 第10-11页 |
4、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观点 | 第11页 |
5、案情分析 | 第11-13页 |
(二)医药用途发明概念及分类 | 第13-16页 |
1、新物质的医药用途发明概念 | 第13-14页 |
2、第一医药用途发明概念 | 第14页 |
3、第二医药用途发明概念 | 第14-16页 |
二、各国第二医药用途发明可专利性的立法现状 | 第16-22页 |
(一)各国立法现状 | 第16-21页 |
1、欧洲 | 第16-18页 |
2、德国 | 第18页 |
3、英国 | 第18-19页 |
4、美国 | 第19-20页 |
5、印度 | 第20页 |
6、中国 | 第20-21页 |
(二)各国立法的比较总结 | 第21-22页 |
三、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专利保护问题实证分析 | 第22-26页 |
(一)未来几年即将到期专利药品数量分布及分析 | 第22-23页 |
(二)第二医药用途发明专利申请现状及分析 | 第23-26页 |
1、药物新适应症专利申请现状和总体趋势分析 | 第23-24页 |
2、新的给药途径专利申请现状 | 第24-25页 |
3、新的给药剂量专利申请现状 | 第25-26页 |
四、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可专利性 | 第26-36页 |
(一)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实用性 | 第26-28页 |
1、实用性的含义 | 第26页 |
2、实用性的判断 | 第26-27页 |
3、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实用性 | 第27-28页 |
(二)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新颖性 | 第28-32页 |
1、新颖性的含义 | 第28-29页 |
2、新颖性的判断 | 第29页 |
3、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新颖性 | 第29-32页 |
(三)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创造性 | 第32-36页 |
1、创造性的含义 | 第32-33页 |
2、创造性判断 | 第33-34页 |
3、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创造性 | 第34-36页 |
五、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保护范围 | 第36-41页 |
(一)新物质医药用途发明的保护范围 | 第36-37页 |
(二)第一医药用途发明的保护范围 | 第37-39页 |
1、产品专利的绝对保护 | 第37-38页 |
2、限定用途的产品保护 | 第38-39页 |
(三)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保护范围 | 第39-41页 |
六、第二医药用途发明专利保护的相关建议 | 第41-46页 |
(一)第二医药用途发明可专利性的立法建议 | 第41-42页 |
(二)对第二医药用途发明保护范围界定的建议 | 第42-43页 |
(三)针对我国第二医药用途发明,对企业提出的建议 | 第43-46页 |
1、对基础专利二次开发,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 第43-44页 |
2、谨慎研发,避免侵权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