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湍流下LDPC码在无线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无线光通信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LDPC码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3-18页 |
·无线光通信 | 第13-15页 |
·LDPC码 | 第15-1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无线光通信及其PPM调制系统仿真 | 第19-36页 |
·无线光通信概述 | 第19-22页 |
·简介 | 第19页 |
·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第19-20页 |
·优势 | 第20-21页 |
·一些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信道编码技术 | 第22-24页 |
·RS码 | 第22-23页 |
·Turbo码 | 第23页 |
·LDPC码与RS码比较 | 第23-24页 |
·LDPC码与Turbo码比较 | 第24页 |
·无线光通信的调制解调技术 | 第24-31页 |
·开关键控调制(OOK) | 第24-27页 |
·脉冲位置调制(PPM) | 第27-29页 |
·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 | 第29-31页 |
·大气湍流下PPM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31-35页 |
·PPM误帧率 | 第31-33页 |
·系统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大气湍流 | 第36-51页 |
·大气的特点 | 第36-37页 |
·大气的湍流运动 | 第37-38页 |
·大气光学湍流 | 第38-45页 |
·折射率结构函数与折射率起伏功率谱 | 第38-42页 |
·折射率结构常数 | 第42-45页 |
·大气湍流效应 | 第45-50页 |
·光强闪烁 | 第45-47页 |
·光束漂移 | 第47-48页 |
·光斑弥散 | 第48页 |
·到达角起伏 | 第48-49页 |
·光束扩展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LDPC码的基本原理 | 第51-73页 |
·线性分组码 | 第51-53页 |
·LDPC码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 第53-58页 |
·LDPC码的定义 | 第53-54页 |
·LDPC码的分类 | 第54页 |
·LDPC码的表示方法 | 第54-57页 |
·LDPC码的环长 | 第57-58页 |
·LDPC码的构造方法 | 第58-60页 |
·Gallager构造的LDPC码 | 第58-59页 |
·MacKay构造的LDPC码 | 第59页 |
·完全随机构造法 | 第59-60页 |
·编码 | 第60-64页 |
·传统编码算法 | 第60页 |
·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阵的编码算法 | 第60-62页 |
·下三角编码算法 | 第62-64页 |
·译码 | 第64-72页 |
·BF译码算法 | 第64-67页 |
·BP译码算法 | 第67-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LDPC码在无线光通信中的应用及性能分析 | 第73-82页 |
·信道模型 | 第73-74页 |
·信道编码 | 第74-75页 |
·系统模型 | 第75-77页 |
·系统仿真 | 第77-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