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关于两国贸易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9-10页 |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中日贸易逆差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对全球经济“再平衡”思潮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关于贸易失衡的理论分析 | 第15-16页 |
·比较优势理论对贸易失衡的分析 | 第15页 |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对贸易失衡的分析 | 第15-16页 |
·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失衡的影响 | 第16-18页 |
·国际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替代与互补 | 第16-17页 |
·国际投资对投资国的贸易失衡可能的影响分析 | 第17页 |
·国际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失衡可能的影响分析 | 第17-18页 |
·贸易失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18-21页 |
·经济民族主义对贸易失衡的分析 | 第18-19页 |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19-21页 |
3 中日贸易失衡的发展历程、现状与主要特征 | 第21-33页 |
·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日贸易均衡状态 | 第21-22页 |
·本世纪中日贸易均衡状态 | 第22-23页 |
·中日贸易失衡的主要特点 | 第23-29页 |
·中日贸易逆差额逐年增加 | 第24-25页 |
·化学品、制成品和机械设备是中日贸易逆差的主要商品 | 第25-28页 |
·逆差的产品类别反映出了中国对日本资本、技术产品的过度依赖 | 第28-29页 |
·中日贸易失衡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 第29-32页 |
·中日贸易失衡可能会使我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 第29-31页 |
·日本对华顺差转移使中国面临美国的贸易限制和制裁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中日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3-49页 |
·要素比较优势差异是中日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 | 第33-35页 |
·国际分工和中日比较优势 | 第33-35页 |
·中日贸易竞争力变化加速了双边贸易失衡的发展 | 第35-41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概念 | 第35-36页 |
·中日商品贸易竞争力变化 | 第36-39页 |
·中日贸易竞争力变化对两国贸易失衡的影响 | 第39-41页 |
·日本对华大量直接投资加剧了双边贸易失衡 | 第41-45页 |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现状 | 第41-43页 |
·日本对华投资对中日贸易失衡的影响 | 第43-45页 |
·政治因素对当前中日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 | 第45-48页 |
·美国因素 | 第45-46页 |
·国家对利益的考虑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改善中日贸易失衡的对策建议 | 第49-55页 |
·加快调整中国对日进出口商品结构 | 第49-50页 |
·合理利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 第50-51页 |
·我国应加快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 | 第51-53页 |
·改善中日双边贸易的政治环境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