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国内外文献小结 | 第15-16页 |
2 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16-29页 |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第16-18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16-17页 |
·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 第17-18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及特征 | 第18-23页 |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第18-20页 |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 | 第20-23页 |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 第23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 第23-29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24-25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规范 | 第25-26页 |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影响 | 第26-29页 |
3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 | 第29-43页 |
·真实销售和担保融资 | 第29-33页 |
·国际上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模式及评价 | 第33-39页 |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及其评价 | 第33-34页 |
·金融合成分析法及其评价 | 第34-36页 |
·后续涉入法及其评价 | 第36-38页 |
·三种会计确认模式示例 | 第38-39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法研究 | 第39-43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规范 | 第39-41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中的问题及建议 | 第41-43页 |
4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 | 第43-58页 |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 | 第43-50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模式 | 第43-45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 第45-46页 |
·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的会计计量 | 第46-49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中的问题及建议 | 第49-50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与计量案例研究 | 第50-58页 |
·开元二期基本情况 | 第50-52页 |
·开元二期的会计处理 | 第52-54页 |
·开元二期的经济效果 | 第54-56页 |
·开元二期案例小结 | 第56-58页 |
5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 | 第58-62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披露原则 | 第58-59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 第58-59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原则 | 第59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现状 | 第59-61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问题及建议 | 第61-62页 |
6 结束语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