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7-20页 |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流纵联差动保护原理的研究 | 第17-19页 |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其他保护原理的研究 | 第19-20页 |
·同杆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20-24页 |
·同杆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分相电流纵联差动保护原理的研究 | 第20-21页 |
·同杆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其他保护原理的研究 | 第21-2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参数计算与暂态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26-42页 |
·引言 | 第26页 |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线路参数计算 | 第26-32页 |
·线路的工程条件 | 第26-27页 |
·线路的参数计算 | 第27-32页 |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暂态特性仿真与分析 | 第32-40页 |
·建立仿真模型 | 第33-34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4-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基于Marti模型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 | 第42-74页 |
·引言 | 第42页 |
·Marti模型简介 | 第42-51页 |
·参数随频率变化的输电线路模型 | 第42-45页 |
·特性阻抗Z_c的等值网络 | 第45-48页 |
·传输函数A的等值 | 第48-49页 |
·Marti模型的数值计算 | 第49-50页 |
·三相线路的Marti模型 | 第50-51页 |
·基于Marti模型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的研究 | 第51-56页 |
·保护的工作原理 | 第51-52页 |
·保护判据 | 第52-53页 |
·动作电流的推导 | 第53-56页 |
·装设并联电抗器的线路中保护判据的处理 | 第56-60页 |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60-72页 |
·有关Marti模型的参数计算 | 第60-63页 |
·电流计算值的比较和分析 | 第63-64页 |
·保护特性的仿真与分析 | 第64-68页 |
·相关因素的讨论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基于Marti模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在特高压双回线路中的应用 | 第74-101页 |
·引言 | 第74页 |
·淮南—皖南特高压同杆双回线路的暂态特性仿真与分析 | 第74-81页 |
·线路工程条件 | 第74-76页 |
·建立仿真模型 | 第76-77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7-81页 |
·双回线Karenbauer相模变换矩阵的推导 | 第81-84页 |
·基于Marti模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在特高压双回线路中的应用 | 第84-89页 |
·保护的工作过程 | 第84-85页 |
·动作电流的推导 | 第85-87页 |
·滤波算法 | 第87-89页 |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89-100页 |
·区外单相接地故障 | 第91-92页 |
·区内单相接地故障 | 第92-93页 |
·区内跨线故障 | 第93-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基于分布参数特性的特高压同杆双回线路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 第101-108页 |
·引言 | 第101页 |
·单相线路考虑分布参数特性的等值电路 | 第101-102页 |
·基于分布参数特性的特高压同杆双回线电容电流时域补偿方法的研究 | 第102-105页 |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105-106页 |
·区外故障 | 第105页 |
·区内故障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8-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119-12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