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古生界热演化史与天然气成藏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页
   ·古生界研究现状第11-14页
   ·天然气勘探现状第14-15页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第15-16页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6-17页
   ·创新点第17-18页
   ·说明第18-19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9-39页
   ·地层基本特征第20-23页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3-30页
     ·地层划分对比原则第24-25页
     ·划分对比的思路第25页
     ·划分对比的方法和步骤第25-28页
     ·划分对比方案和结果第28-30页
   ·沉积相研究第30-39页
     ·沉积相划分标志第31-35页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35-36页
     ·剖面相特征第36-39页
第三章 埋藏史恢复第39-61页
   ·模拟条件及参数的选取第40-55页
     ·地质年代及地层第40页
     ·剥蚀厚度恢复第40-53页
     ·古生界砂体展布特征第53-54页
     ·压实模型及古厚度恢复第54-55页
   ·早白垩世晚期以来构造演化第55-58页
   ·古生界埋藏史模拟结果第58-61页
     ·埋藏史的剖面演化特征第58-59页
     ·古生界埋藏沉降史特征第59-61页
第四章 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第61-76页
   ·热史模拟的原理及方法第61-62页
   ·热史模拟参数的选取第62-65页
     ·热导率第62-63页
     ·大地热流值的选取第63-65页
   ·古生界热史模拟结果第65-76页
     ·最大古地温与现今地温比较第66页
     ·重点层位地温演化史第66-72页
     ·热演化史剖面特征第72-74页
     ·重点地区热史对比第74-76页
第五章 古生界生烃史和排烃史第76-95页
   ·生烃史模拟原理及方法第76-77页
     ·成熟度史模型第76-77页
     ·产烃率史模型第77页
     ·生烃量史模型第77页
   ·研究区古生界烃源岩特征第77-83页
     ·有机质丰度第78-81页
     ·有机质类型第81-82页
     ·有机质成熟度第82-83页
   ·生烃史模拟参数的选取第83-86页
     ·生烃动力学第83-85页
     ·有机碳恢复系数第85页
     ·生烃潜力图版第85-86页
   ·古生界生烃史模拟结果第86-92页
     ·热演化程度特征第86-89页
     ·生烃强度演化特征第89-90页
     ·生烃量演化特征第90-92页
   ·古生界排烃史模拟第92-95页
     ·排烃史原理、模型及参数第92-93页
     ·排烃史模拟结果第93-95页
第六章 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第95-102页
   ·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时期第95-98页
     ·生烃演化史及关键时刻法第95-96页
     ·包裹体测温法第96-98页
   ·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组合特征及控制因素第98-102页
     ·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组合特征第98-99页
     ·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第99-102页
结论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庆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
下一篇:歧口凹陷中、新生界火成岩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