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耕地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农业生产分区研究 | 第10-11页 |
·粮食生产潜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11-12页 |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理论依据与原则 | 第16-20页 |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6页 |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生态系统理论 | 第17页 |
·区划理论 | 第17-18页 |
·土地稀缺理论 | 第18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页 |
·粮食安全理论 | 第18-19页 |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原则 | 第19-20页 |
3 江西省粮食生产概况 | 第20-23页 |
·江西省粮食生产现状 | 第20页 |
·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江西粮食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 | 第20页 |
·我省耕地数量与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直接威胁我省粮食安全 | 第20-21页 |
3 2.3 我省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制约粮食生产 | 第21页 |
·供需矛盾凸显 | 第21页 |
·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 第21-23页 |
·充足的后备耕地资源及适宜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 | 第21页 |
·惠农政策的倾斜,粮食生产政策环境的优化 | 第21-22页 |
·粮食品种的不断更新,种栽技术的不断创新 | 第22页 |
·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 第22-23页 |
4 耕地利用评价分析 | 第23-40页 |
·耕地利用评价研究 | 第23-26页 |
·耕地利用评价原则 | 第23-24页 |
·耕地利用评价步骤 | 第24-26页 |
·江西省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26-32页 |
·江西省耕地质量评价分析 | 第32-40页 |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路线 | 第33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3-35页 |
·评价指标权重及分等级别的确定 | 第35-38页 |
·江西省耕地质量等级分析 | 第38-40页 |
5 江西省粮食生产分区研究 | 第40-57页 |
·粮食生产分区的原则 | 第40页 |
·粮食生产分区的研究方法 | 第40页 |
·粮食生产分区的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粮食生产分区的研究路线 | 第41-42页 |
·江西省农业生产区划分析 | 第42-55页 |
·各粮食生产区粮食生产发展主要措施 | 第55-57页 |
6 江西省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 第57-68页 |
·江西省粮食理论生产潜力分析 | 第57-62页 |
·江西省粮食现实生产潜力分析 | 第62-68页 |
7 江西粮食生产的发展对策和主要技术措施 | 第68-72页 |
·加强耕地数量保护,提高耕地质量 | 第68页 |
·加快耕地流转,促进区域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 | 第68页 |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的政策保障机制 | 第68-69页 |
·合理布局优质粮食生产区域,实现效益最大化 | 第69页 |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集成创新粮食高产栽培模式 | 第69-70页 |
·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第70页 |
·加大农机投入力度,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 第70页 |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村人才队伍 | 第70-72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研究的创新点及特色 | 第72-73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