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水稻稻瘟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稻瘟病的危害 | 第9页 |
·稻瘟病菌的生理特性 | 第9页 |
·稻瘟病菌的致病机制 | 第9-10页 |
2 防治稻瘟病菌的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的种类 | 第10-12页 |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3 植物抗性机制的研究 | 第13-14页 |
·植物结构抗性 | 第13页 |
·诱导抗性 | 第13页 |
·与诱导抗性有关的植物生理生化反应 | 第13-14页 |
4 抗真菌霉素702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5 本论文课题来源、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第16-18页 |
·本论文课题来源 | 第16页 |
·本论文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 第16页 |
·本论文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抗真菌霉素702对离体稻瘟病菌的作用效果 | 第18-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材料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1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 | 第22-24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稻瘟病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24-25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稻瘟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25-26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6-27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稻瘟病菌胞外蛋白质的影响 | 第27-29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稻瘟病菌胞外含糖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稻瘟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抗真菌霉素702对活体水稻稻瘟病菌的抗病效应的研究 | 第32-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病情指数调查 | 第33-34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稻瘟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侵入位点蛋白交联的检测 | 第35页 |
·侵入位点酚类物质的检测 | 第35页 |
3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抗真菌霉素702对水稻过敏性反应的调控 | 第36-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感病水稻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感病水稻叶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的影响 | 第38-39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感病水稻叶片中脂氧合酶活性的的影响 | 第39-40页 |
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抗真菌霉素702对水稻叶片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41-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材料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感病水稻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水稻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水稻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抗真菌霉素702对水稻叶片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 第46-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材料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抗真菌霉素702对水稻叶片中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施抗真菌霉素702对接种后水稻叶片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七章 本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51-52页 |
1 结论 | 第51页 |
2 创新点 | 第51-52页 |
·供试的实验材料新颖 | 第51页 |
·获得的研究成果具有新颖性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