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前言 | 第8-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认同的重新理解 | 第10页 |
| ·民族认同的定义 | 第10-14页 |
| ·民族认同的维度 | 第11-13页 |
|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13页 |
| ·民族认同研究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 ·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及其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适应的概念 | 第14-15页 |
| ·社会适应的概念 | 第15-16页 |
| ·社会适应的理论回顾 | 第16-17页 |
| ·少数民族成员的跨文化社会适应研究 | 第17-19页 |
| ·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结构的界定 | 第19页 |
| ·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相关变量的研究 | 第19-21页 |
| ·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 | 第20页 |
|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 第20-21页 |
| ·民族认同与行为倾向的关系 | 第21页 |
|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 第21-22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2-24页 |
| ·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 | 第22页 |
|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 ·研究工具 | 第23页 |
| ·统计处理 | 第23-24页 |
| 4 研究一: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在不同维度的差异研究 | 第24-29页 |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 ·结果分析 | 第24-29页 |
| ·不同性别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差异 | 第24页 |
| ·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 第24-25页 |
| ·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在父母民族上的差异 | 第25-26页 |
| ·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在汉族朋友数量上的差异 | 第26页 |
| ·蒙古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在日常使用语言上的差异 | 第26-27页 |
| ·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 第27页 |
| ·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在上小学或上中学前是否就读于民族学校上的差异 | 第27-28页 |
| ·不同年级蒙古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差异 | 第28-29页 |
| 5 研究二:蒙古族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 | 第29-33页 |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 ·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 ·蒙古族青少年社会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29页 |
| ·蒙古族青少年社会适应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 | 第29-30页 |
| ·蒙古族青少年社会适应在父母民族上的差异 | 第30-31页 |
| ·蒙古族青少年社会适应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 第31页 |
| ·蒙古族青少年社会适应在汉族朋友数量上的差异 | 第31-33页 |
| 6 研究三: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相关研究 | 第33-35页 |
|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 ·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 ·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相关研究 | 第33页 |
| ·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 第33-35页 |
| 7 分析与讨论 | 第35-39页 |
| ·性别对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以及其社会适应的影响 | 第35页 |
|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35页 |
| ·父母的民族对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以及其社会适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汉族朋友的数量对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以及其社会适应的影响 | 第36页 |
| ·日常用语对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36页 |
| ·生源地对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是否就读于民族学校对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37页 |
| ·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相关分析 | 第37页 |
| ·教育启示及建议 | 第37-38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38-39页 |
| 8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附录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