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先唐鸿雁诗赋源流与鸿雁意涵归类 | 第9-48页 |
第一节 《诗经》中的鸿雁母题——鸿雁文学考源 | 第10-17页 |
一、漂泊——《小雅·鸿雁》 | 第10-12页 |
二、相思——《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 第12-13页 |
三、秩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 | 第13-14页 |
四、危难——《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 第14-15页 |
五、人民疾苦——《国风·唐风·鸨羽》 | 第15-16页 |
六、留恋之情——《国风·豳风·九罭》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楚辞》中鸿雁意涵的增加 | 第17-25页 |
一、思君爱国 | 第17-18页 |
二、贤人失志 | 第18-22页 |
三、悲秋之叹 | 第22-25页 |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诗赋中鸿雁意涵的基本定型 | 第25-48页 |
一、三曹的鸿雁作品 | 第26-35页 |
二、阮籍和嵇康的鸿雁诗 | 第35-41页 |
三、汉魏晋南北朝鸿雁赋 | 第41-48页 |
第二章 唐宋鸿雁词的意象类型及丰富意涵 | 第48-82页 |
第一节 唐宋鸿雁词意象类型 | 第48-71页 |
一、霜多雨湿飞难进——孤雁 | 第50-65页 |
二、“寸肠万恨”话秋雁 | 第65-71页 |
第二节 唐宋鸿雁词的丰富意涵 | 第71-82页 |
一、漂泊怀乡 | 第71-73页 |
二、离愁别绪 | 第73-75页 |
三、相思情爱 | 第75-76页 |
四、兄弟情义 | 第76-77页 |
五、书信传递 | 第77-78页 |
六、爱国忧民 | 第78-79页 |
七、隐逸之思 | 第79-80页 |
八、沧桑情怀 | 第80-82页 |
第三章 唐宋词中鸿雁意象的审美风貌 | 第82-97页 |
第一节 凄凉萧瑟,婉转幽怨 | 第82-88页 |
第二节 雄浑悲壮,空旷高远 | 第88-92页 |
第三节 澄澈空灵,清旷超逸 | 第92-97页 |
第四章 唐宋词名家的鸿雁词比较研究 | 第97-124页 |
第一节 苏轼、辛弃疾的鸿雁词比较 | 第97-108页 |
一、“孤鸿”“断雁”无人省——不同的境遇,同样的孤独 | 第97-102页 |
二、“江南烟雨,孤鸿明灭”——个人超脱与时代羁绊 | 第102-105页 |
三、“冥冥天际暮鸿飞”——飘逸与沉郁的不同风格 | 第105-108页 |
第二节 吴文英、蒋捷的鸿雁词比较 | 第108-124页 |
一、“萧萧桧雪雁孤飞”——家国之愁 | 第109-112页 |
二、“数声柔橹趁飞雁”——家乡之思 | 第112-115页 |
三、“恁时飞来无情雁”——回忆恋情 | 第115-120页 |
四、“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感怀 | 第120-124页 |
结语 | 第124-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3页 |
后记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