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公民社会研究概述 | 第17-23页 |
一、 公民社会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7-18页 |
(二) 政府失灵理论 | 第18-19页 |
(三)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9页 |
(四) 善治理论 | 第19-20页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 | 第20-23页 |
(一) 社会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 | 第20-21页 |
(二) 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走向规范 | 第21-22页 |
(三) 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方式及其作用 | 第23-30页 |
一、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 | 第23-24页 |
二、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 | 第24-25页 |
三、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的作用 | 第25-30页 |
(一)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 第25-26页 |
(二) 行业的行为规范与自律 | 第26页 |
(三) 反用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 | 第26-27页 |
(四)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 第27页 |
(五) 推进公共治理 | 第27-28页 |
(六) 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 第28页 |
(七) 推动公众有序参与,促进社会和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9页 |
一、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一) 公众对社会组织认识的局限和法律制度安排的缺位 | 第30-31页 |
(二) 对社会组织定位不明确,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 第31-32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资金短缺 | 第32页 |
(四) 社会组织缺乏管理监督,自律机制不健全 | 第32-33页 |
(五) 社会组织的国际化推广不够 | 第33页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一)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现实基础薄弱 | 第33-35页 |
(二) 缺乏保障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律环境 | 第35-36页 |
(三) 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第四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对策性分析 | 第39-47页 |
一、 转变观念,强化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 | 第39-41页 |
(一) 完善法律法规,放松政府的规制 | 第39页 |
(二) 完善社会组织的治理机制,返还社会管理职能 | 第39-40页 |
(三) 鼓励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第40-41页 |
(四) 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第41页 |
二、 积极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态势 | 第41-42页 |
(一) 确立社会组织的定位原则 | 第41-42页 |
(二) 改革传统管理体制 | 第42页 |
三、 提高社会组织的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 | 第42-44页 |
(一) 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 第42-43页 |
(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治理架构 | 第43页 |
(三) 强化自律,创立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 | 第43页 |
(四) 抓好人才培养与引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持续发展 | 第43-44页 |
四、 提高社会组织的机构能力和人员能力 | 第44页 |
五、 多种方式筹集社会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 第44-46页 |
(一)政府资助 | 第44-45页 |
(二)会费收入 | 第45-46页 |
(三)社会捐赠 | 第46页 |
六、 树立科学发展观,培育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