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9-10页 |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0-14页 |
·气相法 | 第10-11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1页 |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1-12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2-13页 |
·电化学还原法 | 第13页 |
·液相化学还原法 | 第13页 |
·热分解法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及其性能测试手段 | 第14-15页 |
·X-射线粉末衍射谱 | 第14页 |
·能谱分析(EDS) | 第14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第14-15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第15页 |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y,EM) | 第15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5-18页 |
·生物医学上应用 | 第16页 |
·磁学应用 | 第16-17页 |
·光学性能及应用 | 第17-18页 |
·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二章 Ag@Fe_2O_3纳米线和Fe_2O_3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23-35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25-26页 |
·催化氧化反应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26-31页 |
·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 第31页 |
·醇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 | 第31-32页 |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第三章 CuO@Ag纳米线催化二苯乙烯和醇的选择性氧化性能研究 | 第35-51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37页 |
·催化氧化反应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37-40页 |
·二苯乙烯的催化环氧化 | 第40-47页 |
·反应溶剂的筛选 | 第40-41页 |
·氧化剂 | 第41页 |
·反应温度 | 第41-42页 |
·反应时间的考察-动力学研究 | 第42-43页 |
·反应机理研究 | 第43-45页 |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第45-46页 |
·催化剂组成的影响 | 第46-47页 |
·醇的催化氧化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四章 Fe_3O_4@Cu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51-62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2-53页 |
·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53页 |
·催化氧化反应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54-57页 |
·苄醇的催化氧化 | 第57-59页 |
·反应溶剂的筛选 | 第57页 |
·醇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 | 第57-58页 |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第58-59页 |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催化氧化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