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建设的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 第11页 |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发展迅速 | 第11页 |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建设不健全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理论 | 第19-22页 |
| ·西方农民合作社理论 | 第19-22页 |
| ·马克思主义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 | 第22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 第22-24页 |
| ·内生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22页 |
| ·外生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22-24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的区别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能力分析 | 第25-30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 | 第25-27页 |
| ·生产服务 | 第25-26页 |
| ·加工服务 | 第26页 |
| ·销售服务 | 第26-27页 |
| ·信贷服务 | 第27页 |
| ·信息与技术服务 | 第27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功能 | 第27-28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功能 | 第28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功能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合作社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 | 第30-42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内涵及原则 | 第30-31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内涵 | 第30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0-31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第31-34页 |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1-32页 |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32-33页 |
| ·确定个指标的权重 | 第33页 |
| ·专家选择 | 第33-34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4-42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绩效评价 | 第34-37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绩效分析 | 第37-38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绩效评价 | 第38-39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态绩效评价 | 第39-40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的应用 | 第42-59页 |
| ·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 第42页 |
| ·陕西省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 | 第42-55页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评价 | 第42-48页 |
| ·因子分析法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 | 第48-54页 |
| ·评价结果对比 | 第54-55页 |
| ·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分析 | 第55-59页 |
| ·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体绩效水平 | 第55页 |
| ·影响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主要因素 | 第55-59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 ·结论分析 | 第59-60页 |
| ·功能建设不完善 | 第59页 |
| ·服务内容不全面 | 第59页 |
|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第59页 |
| ·经济效果不明显 | 第59-60页 |
| ·提高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绩效水平的建议 | 第60-62页 |
| ·推进合作社的销售服务建设,寻找多元化销售模式 | 第60页 |
| ·转变政府扶持合作社模式,进行多渠道融资 | 第60-61页 |
|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培养新型农民 | 第61页 |
|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预警服务 | 第61页 |
| ·推进合作社在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 调查问卷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