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系统底层软件开发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原因 | 第8-10页 |
·对柴油机控制性能的追求 | 第8-9页 |
·智能电子控制设备的发展 | 第9页 |
·节能与环保的要求 | 第9-10页 |
·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国内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页 |
·自主研发电控系统的意义 | 第12页 |
·课题研究内容和任务 | 第12-13页 |
·本论文结构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概述 | 第14-28页 |
·传感器 | 第14-19页 |
·温度传感器 | 第15-16页 |
·压力传感器 | 第16-17页 |
·磁电传感器 | 第17-18页 |
·位置传感器 | 第18-19页 |
·执行器 | 第19-20页 |
·喷油器 | 第19-20页 |
·进油计量阀 | 第20页 |
·电子控制单元 | 第20-25页 |
·电源模块 | 第22页 |
·输入信号处理模块 | 第22页 |
·输出驱动电路 | 第22-23页 |
·微控制器模块 | 第23-24页 |
·通信模块 | 第24-25页 |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底层软件模块化研究 | 第28-40页 |
·AUTOSAR 概述 | 第28-31页 |
·AUTOSAR 软件架构 | 第28-29页 |
·AUTOSAR 方法论 | 第29-30页 |
·标准化应用接口 | 第30-31页 |
·ECU 软件层次模块划分 | 第31-34页 |
·微控制器抽象层 | 第32-33页 |
·应用支持层 | 第33-34页 |
·模块化软件编程规则 | 第34-37页 |
·命名规则 | 第34页 |
·文件封装原则 | 第34-36页 |
·独立性原则 | 第36-37页 |
·软件代码重用与移植分析 | 第37-38页 |
·软件代码重用 | 第37页 |
·软件移植性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微控制器抽象层软件设计 | 第40-54页 |
·IO 驱动模块设计 | 第40-43页 |
·PORT 驱动模块 | 第40-41页 |
·DIO 驱动模块 | 第41页 |
·ADC 驱动模块 | 第41-42页 |
·PWM 驱动模块 | 第42-43页 |
·通信驱动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SPI 驱动模块 | 第43页 |
·CAN 驱动模块 | 第43-44页 |
·存储驱动模块设计 | 第44-47页 |
·Flash 驱动模块 | 第46页 |
·EEPROM 模块 | 第46-47页 |
·复杂驱动层设计 | 第47-52页 |
·曲轴凸轮信号处理 | 第48-50页 |
·喷油器驱动模块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应用支持层软件设计 | 第54-70页 |
·数据脉谱图 | 第54-60页 |
·脉谱形式 | 第54-56页 |
·脉谱数据描述 | 第56-57页 |
·脉谱的查找方法 | 第57-58页 |
·脉谱数据的存储设计 | 第58-59页 |
·脉谱查找函数设计 | 第59-60页 |
·转速计算 | 第60-62页 |
·瞬态转速及离散化处理 | 第60-61页 |
·平均转速计算 | 第61-62页 |
·每次供油量的实现 | 第62-65页 |
·基本供油量 | 第62-64页 |
·每缸供油量不均衡性校正 | 第64页 |
·电源电压补偿 | 第64-65页 |
·CCP 标定模块 | 第65-68页 |
·CCP 协议及工作原理 | 第65-67页 |
·CCP 驱动移植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软件调试及实验 | 第70-78页 |
·软件模拟实验 | 第70-73页 |
·模拟实验环境与设备 | 第70-71页 |
·相位验证 | 第71-72页 |
·工况模拟 | 第72-73页 |
·发动机台架试验 | 第73-76页 |
·台架试验环境与设备 | 第73-74页 |
·起动与加速实验 | 第74-75页 |
·调速实验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课题总结 | 第78页 |
·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