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目的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驱油机理研究 | 第10-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思路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块储层基本特征 | 第17-30页 |
| ·研究区块概况 | 第17-18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 ·研究区块勘探历程 | 第17-18页 |
|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 第18页 |
| ·岩石学特征 | 第18-19页 |
| ·储层物性 | 第19-23页 |
| ·储层的非均质性 | 第23-25页 |
| ·储层的孔隙结构 | 第25-26页 |
| ·油藏工程特征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氮气与地层油的相特性研究 | 第30-40页 |
| ·氮气的特点和驱油的有利条件 | 第30-31页 |
| ·N_2对地层油相态特征的影响 | 第31页 |
| ·实验用的流体样品 | 第31页 |
| ·地层原油的PVT物性分析 | 第31-33页 |
| ·氮气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实验研究 | 第33-36页 |
| ·N_2与地层油的界面张力研究 | 第36-37页 |
| ·氮气和地层油的最小混相压力研究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化学水—氮气交注室内实验研究 | 第40-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 ·实验流体 | 第40页 |
| ·实验步骤及方案 | 第40-44页 |
| ·岩心气测渗透率测定 | 第40-41页 |
| ·有效孔隙度Φ的测定(称量法) | 第41-42页 |
| ·岩样流体饱和度的测定(蒸馏抽提法) | 第42-43页 |
| ·驱油实验步骤及效率计算 | 第43页 |
| ·驱油方案 | 第43-4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 ·纯水驱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 ·化学水驱 | 第45-47页 |
| ·纯气驱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 ·水气交替驱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 ·化学水气交替驱实验结果 | 第49页 |
| ·水气交替驱后再化学水气交替驱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 ·几种实验最终驱油效率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氮气泡沫驱油技术研究 | 第52-58页 |
| ·氮气泡沫体系的性质 | 第52页 |
| ·泡沫体系的组成 | 第52页 |
| ·泡沫体系的评价指标 | 第52页 |
| ·泡沫液配方筛选 | 第52-54页 |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52页 |
|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 ·泡沫剂筛选实验 | 第53-54页 |
| ·氮气泡沫驱油实验 | 第54-57页 |
| ·气液比筛选实验 | 第55-56页 |
| ·水驱后氮气泡沫驱油实验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第6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