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关联企业破产法律问题的提出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关联企业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 | 第12-15页 |
一、 关联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5页 |
二、 关联关系的形成和滥用 | 第15页 |
第二节 关联企业破产对破产法传统制度的挑战 | 第15-19页 |
一、 关联企业破产的特殊问题 | 第16-18页 |
二、 关联企业破产对破产法传统制度的背离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以中美制度比较方式研究该问题的价值 | 第19-22页 |
一、 关联企业破产法律规制的两种模式 | 第19-21页 |
二、 美国相关理论实践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关联企业之间债权偿付的中美比较研究 | 第22-35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 第22-25页 |
一、 我国的立法——破产撤销制度和无效制度 | 第22-24页 |
二、 我国的司法实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衡平居次原则 | 第25-31页 |
一、 衡平居次原则的确立——判例和立法 | 第25-28页 |
二、 衡平居次原则的适用 | 第28-30页 |
三、 衡平居次原则的争论和发展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中美比较评析 | 第31-35页 |
一、 中美撤销权的比较 | 第31-33页 |
二、 撤销权制度与衡平居次原则的比较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关联企业对外债务承担的中美比较研究 | 第35-47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35-37页 |
一、 我国的立法——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 第35页 |
二、 我国的司法实践及争论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美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实质合并原则 | 第37-44页 |
一、 实质合并原则的确立——判例和立法 | 第37-39页 |
二、 实质合并原则的适用 | 第39-41页 |
三、 实质合并原则的争论和发展 | 第41-44页 |
第三节 中美比较评析 | 第44-47页 |
一、 法人人格独立制度与实质合并原则的比较 | 第44-45页 |
二、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实体合并与实质合并原则的区别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我国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7-54页 |
第一节 现有制度的完善 | 第47-48页 |
一、 破产撤销制度的完善 | 第47-48页 |
二、 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完善 | 第48页 |
第二节 确立衡平居次原则 | 第48-50页 |
一、 我国引入衡平居次原则的可行性 | 第48-49页 |
二、 确立衡平居次原则的立法建议 | 第49-50页 |
第三节 确立实质合并原则 | 第50-54页 |
一、 我国引入实质合并原则的可行性 | 第50-51页 |
二、 确立实质合并原则的立法建议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