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常用英文缩略语及英文对照 | 第7-10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0-26页 |
·基因的原核和真核表达 | 第10-11页 |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 | 第11-21页 |
·研究历史 | 第11-12页 |
·VDAC 的序列和结构 | 第12-15页 |
·VDAC 的功能 | 第15-21页 |
·植物 VDAC 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植物 VDAC 的结构和功能 | 第21-23页 |
·植物 VDAC 的调控 | 第23页 |
·VDAC 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主要内容 | 第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Osvdac2,4 的原核表达和 Osvdac5 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26-46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6-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8页 |
·仪器设备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7页 |
·pET-30a(+)-Osvdac2、4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34页 |
·OsVDAC2 和 OsVDAC4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4-36页 |
·融合蛋白的纯化和抗体的制备 | 第36页 |
·VDAC 蛋白在水稻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37-44页 |
·T-Osvdac2 和 T-Osvdac4 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pET-30a(+)-Osvdac2,pET-30a(+)-Osvdac4 载体的构建 | 第38-40页 |
·OsVDAC2 和 OsVDAC4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0-41页 |
·OsVDAC2 和 OsVDAC4 蛋白的纯化与浓缩 | 第41-42页 |
·VDAC 蛋白在水稻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第3章 Osvdac5 的真核表达研究 | 第46-53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仪器设备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pPIC3.5K-Osvdac5 和 pPIC3.5K-Osvdac5-RFP 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pPIC3.5K-Osvdac5 和 pPIC3.5K-Osvdac5-RFP 整合到酵母基因组中 | 第48页 |
·阳性克隆的诱导表达及检测 | 第48页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48-51页 |
·pPIC3.5K-Osvdac5 载体的构建及对酵母 GS115 的转化 | 第48-49页 |
·pPIC3.5K-Osvdac5-RFP 载体的构建 | 第49-50页 |
·阳性克隆的诱导表达及检测 | 第50页 |
·RFP 荧光检测结果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
硕士阶段参与的项目与学术活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