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变形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边坡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边坡倾倒变形机理研究 | 第13-14页 |
| ·影响边坡倾倒变形的因素研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18-27页 |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 ·气象水文 | 第18-19页 |
|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 ·地层岩性 | 第20-22页 |
| ·地质构造 | 第22-23页 |
| ·江南断裂 | 第22-23页 |
| ·天目山-北际山断裂 | 第23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4页 |
|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24-27页 |
| ·新构造运动特征 | 第24-25页 |
| ·地震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变形的基本特征 | 第27-46页 |
| ·典型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变形破坏实例 | 第27-36页 |
| ·倾倒变形边坡 | 第27-33页 |
| ·倾倒式滑坡 | 第33-36页 |
| ·皖南山区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变形类型 | 第36-39页 |
| ·岩块式倾倒 | 第37页 |
| ·岩柱式倾倒 | 第37-39页 |
| ·反倾板岩边坡倾倒折断面特征 | 第39-41页 |
| ·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岩体特征 | 第41-43页 |
| ·反倾板岩边坡岩体层面倾角特征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反倾板岩边坡岩体结构及倾倒条件 | 第46-74页 |
| ·板岩岩体结构特征 | 第46-54页 |
| ·结构面的类型 | 第46-50页 |
| ·结构面的分级 | 第50-53页 |
| ·岩体结构分类 | 第53-54页 |
| ·板岩力学特性 | 第54-61页 |
| ·结构面力学特征 | 第54-56页 |
| ·岩块力学特征 | 第56-61页 |
| ·影响边坡倾倒变形的因素 | 第61-72页 |
| ·地质力学模型 | 第61-62页 |
| ·分析方案 | 第62-64页 |
|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第64-72页 |
| ·板岩边坡倾倒条件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变形机理 | 第74-85页 |
| ·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变形过程地质分析 | 第74-75页 |
| ·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岩体折断深度分析 | 第75-82页 |
| ·岩体倾倒折断判据 | 第75-78页 |
| ·倾倒岩体折断深度计算 | 第78-80页 |
| ·倾倒岩体折断深度分析 | 第80-82页 |
| ·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变形力学机制 | 第82-85页 |
| 第六章 黄山市阳台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 第85-99页 |
| ·滑坡概况 | 第85-86页 |
|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86-89页 |
| ·地形地貌 | 第86页 |
| ·岩土体工程特性 | 第86-89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89页 |
|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 第89-97页 |
| ·原始斜坡倾倒变形形成机理 | 第90-93页 |
| ·倾倒变形体滑动形成机理 | 第93-97页 |
| ·倾倒岩体折断深度研究 | 第97-99页 |
| 结论 | 第99-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