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知识产权法保护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0-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创新点 | 第11-13页 |
| 2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概述 | 第13-25页 |
| ·商品化与商品化权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 ·商品化的概念 | 第13-14页 |
| ·商品化权的概念 | 第14-17页 |
|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概念 | 第17-19页 |
|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 第20-25页 |
|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 第20-21页 |
|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与商标权的区别 | 第21-22页 |
| ·真人扮演的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与人格权的区别 | 第22-25页 |
| 3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法律关系 | 第25-29页 |
|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25-26页 |
| ·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 第25页 |
| ·单一主体和复合主体 | 第25-26页 |
|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26-27页 |
|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27-29页 |
| 4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知识产权法保护现状及缺陷 | 第29-39页 |
| ·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 第29-32页 |
| ·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 第29-31页 |
| ·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的缺陷 | 第31-32页 |
| ·商标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 第32-35页 |
| ·商标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 第32-33页 |
| ·商标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保护的缺陷 | 第33-35页 |
| ·专利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 第35-39页 |
| ·专利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 第35-36页 |
| ·专利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的缺陷 | 第36-39页 |
| 5 完善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策 | 第39-45页 |
| ·加强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 第39-40页 |
| ·健全商标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制度 | 第40-42页 |
| ·完善专利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