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高等植物ERF 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ERF 转录因子的特点 | 第10-11页 |
·ERF 转录因子在胁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高等植物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植物防御素的分类 | 第14-15页 |
·植物防御素作用原理 | 第15-16页 |
·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 | 第16-17页 |
·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实验技术和路线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6页 |
·材料 | 第19-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分析数据库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19-2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36页 |
·启动子序列的获得 | 第21页 |
·葡萄中VvPDF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第21-27页 |
·VvPDF1-2 和VvPDF2 启动子5’缺失片段的获得 | 第27-31页 |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 | 第31-34页 |
·葡萄 pBI221-VvERF3b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6页 |
·双质粒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 | 第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9页 |
·启动子的克隆和分析 | 第36-40页 |
·VvPDF1-2 基因启动子顺势作用原件元件的预测分析 | 第36-38页 |
·VvPDF2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 VvPDF2 基因启动子中顺式作用元件的预测分析 | 第38-40页 |
·启动子 5’缺失片段与 pBI221-LUC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6页 |
·VvPDF1-2 基因启动子 5’缺失片段与 pBI221-LUC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2页 |
·VvPDF2 基因启动子 5’缺失片段与 pBI221-LUC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46页 |
·VvERF3b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8页 |
·VvERF3b 基因的克隆 | 第46页 |
·pBI221-VvERF3b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8页 |
·VvERF2-1、VvERF3b 转录因子促进或抑制 VvPDF1-2 基因的转录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A 论文中所用 DNA markers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