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8-10页 |
第二节 重要的概念 | 第10-15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5-3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危机事件中流言传播的渠道系统 | 第36-42页 |
第一节、人内传播 | 第36-37页 |
第二节、人际传播 | 第37页 |
第三节、群体传播 | 第37-38页 |
第四节、大众传播 | 第38-39页 |
第五节、网络传播(新媒体传播)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危机事件中流言传播的特点 | 第42-49页 |
第一节、常态下的流言 | 第42-43页 |
第二节、危机事件中的流言 | 第43-49页 |
一、抢占先机,流言女神吹响集结号——危机初期流言的引爆 | 第44-45页 |
二、趁虚而入,夹缝中求生存——危机爆发期流言的反抗 | 第45-47页 |
三、大势已去,仍可能死灰复燃——危机恢复期流言的休眠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三个问题——追问危机事件中流言传播的深层原因 | 第49-67页 |
问题一:"信息为什么不真实不准确不公开?" | 第49-55页 |
1、任何个体和机构都无法做到绝对"真实" | 第49-50页 |
2、人类的述评机制不可能保证信息完全准确 | 第50-51页 |
3、制度流弊对"信息公开"的深层制约 | 第51-53页 |
4、我国传统危机传播模式的惯性 | 第53页 |
5、新媒体对"证据的模糊性"的消解 | 第53-55页 |
问题二:"不安的源头在哪里?" | 第55-61页 |
1、人类天性中的"不安全感" | 第55-56页 |
2、公众危机意识和避险常识的缺乏 | 第56-57页 |
3、社会转型期的普遍不安 | 第57-58页 |
4、集体记忆中的不安因子 | 第58-60页 |
5、新媒体环境下的"不安" | 第60-61页 |
问题三:"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并且传播流言?" | 第61-67页 |
1、人类认知力的局限和头脑中的"固定成见" | 第61-62页 |
2、中国人"文化一心理"结构中思辨力的缺乏 | 第62-63页 |
3、信息资源的分配不均和危机教育的严重缺失 | 第63-64页 |
4、公众舆论得不到正常渠道发泄,最终畸变为流言 | 第64-65页 |
5、政府公信力和媒介公信力的缺失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流言在危机事件中的功能 | 第67-71页 |
一、政府控制危机的巨大阻力 | 第67页 |
二、留下社会心理阴影,内化为"集体记忆" | 第67-68页 |
三、推进危机信息公开,促进制度完善 | 第68-69页 |
四、危机时期的情绪解压阀:民意的宣泄与释放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危机事件中流言的控制 | 第71-76页 |
一、日常状态下政府公信力的维护 | 第71-72页 |
二、加强全民危机教育,提高公众危机意识 | 第72-73页 |
三、政府危机管理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跟进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