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基于线粒体DNA nad5序列研究天然红松的分子系统地理学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2页
   ·松属植物的一般特征第9-10页
   ·红松的一般特征第10-11页
     ·红松的形态特征第10页
     ·红松的生长特点第10页
     ·红松的天然更新途径第10-11页
   ·红松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红松的地理分布第11-13页
     ·红松的价值第13-14页
     ·红松在造林中的应用第14-15页
   ·线粒体 DNA(mtDNA)概述第15-16页
     ·线粒体 DNA 与核 DNA 关系第15页
     ·植物线粒体 DNA 的遗传方式第15页
     ·线粒体 DNA 在植物分子系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红松线粒体 DNA 特点第16页
   ·DNA 测序技术第16-18页
     ·经典的 DNA 测序技术第16页
     ·现代 DNA 测序技术第16-18页
   ·系统进化树介绍第18-19页
     ·系统进化树概念第18页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方法第18-19页
     ·进化树反映物种亲缘关系第19页
   ·植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第19-21页
     ·分子系统地理学第19-20页
     ·植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的应用第20-2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22页
2 基于线粒体nad5 序列研究天然红松的分子地理学第22-41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实验材料第22-23页
     ·实验方法第23-26页
     ·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第26-28页
     ·PCR 扩增产物测序第28页
     ·序列的比对分析第28-29页
     ·构建系统进化树第29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9-41页
     ·红松基因组 DNA 提取、纯化结果第29-31页
     ·PCR 扩增结果第31-32页
     ·测序结果及分析第32-38页
     ·构建系统进化树第38-41页
3. 讨论第41-46页
   ·第四纪冰期第41页
   ·结果讨论第41-44页
   ·目前气候变化将导致的植被分布改变及应对策略第44页
   ·对目前天然红松林的恢复及更新的建议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曼陀罗光合特性及固碳释氧能力的初步探讨
下一篇:热休克蛋白及热休克蛋白70家族进化保守性的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