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陈襄生平 | 第10-22页 |
·祖籍(入闽前后)考证 | 第10-15页 |
·出仕前 | 第15-17页 |
·出仕后 | 第17-22页 |
第2章 陈襄的诗歌 | 第22-54页 |
·陈襄的咏史怀古诗 | 第22-26页 |
·陈襄的哲理诗 | 第26-29页 |
·陈襄的哀悼诗 | 第29-35页 |
·陈襄的咏物诗 | 第35-39页 |
·陈襄的游记田园诗 | 第39-46页 |
·陈襄的应答唱和诗 | 第46-54页 |
第3章 陈襄的文学思想 | 第54-67页 |
·文与德 | 第54-55页 |
·义理和词章 | 第55-58页 |
·创作论 | 第58-62页 |
·"诗之道" | 第58-60页 |
·"材力"论 | 第60-62页 |
·倡导中和、平淡之美 | 第62-63页 |
·陈襄的文统和道统 | 第63-67页 |
余论 陈襄诗歌影响及其定位 | 第67-70页 |
附:相关作品小考 | 第70-79页 |
一、《文昌杂录》、《州县提纲》的作者小考 | 第70-75页 |
二、《濮妃袝庙挽词二首》写作年代小考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