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失灵及其矫正中的政府责任--以北京志愿服务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导论 | 第12-23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一)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3-46页 |
第一节 志愿服务 | 第23-28页 |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 | 第23-25页 |
二、志愿服务的功能分析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其它相关概念 | 第28-36页 |
一、志愿精神的涵义 | 第28-30页 |
二、志愿者的涵义 | 第30-31页 |
三、志愿组织的涵义 | 第31-34页 |
四、政府责任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志愿失灵相关理论 | 第36-46页 |
一、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契约失灵理论 | 第36-40页 |
二、志愿失灵理论和第三方管理理论 | 第40-43页 |
三、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 | 第43-44页 |
四、政府、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 | 第44-46页 |
第二章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46-76页 |
第一节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 第46-58页 |
一、北京志愿服务的萌芽与发展 | 第47-50页 |
二、奥运契机下的北京志愿服务 | 第50-58页 |
第二节 后奥运时代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 第58-76页 |
一、后奥运时代北京志愿服务的新发展 | 第59-64页 |
二、后奥运时代北京志愿服务的制度背景 | 第64-69页 |
三、北京志愿服务模式 | 第69-76页 |
第三章 北京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 | 第76-106页 |
第一节 志愿服务资金不足 | 第76-85页 |
一、政府财政支持有限 | 第78-81页 |
二、社会筹资不足 | 第81-85页 |
第二节 志愿服务人力资源不足 | 第85-92页 |
一、志愿服务参与人数比例偏低,集中于特定人群 | 第85-89页 |
二、志愿者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 | 第89-92页 |
第三节 志愿服务运作不规范 | 第92-100页 |
一、志愿组织注册登记不规范 | 第93-95页 |
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规范 | 第95-98页 |
三、志愿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 | 第98-100页 |
第四节 志愿服务"官方色彩"浓重 | 第100-106页 |
一、志愿组织独立性差 | 第101-103页 |
二、志愿服务呈一定官僚化运作倾向 | 第103-106页 |
第四章 志愿失灵原因——政府责任视角 | 第106-127页 |
第一节 政府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供给不足 | 第107-116页 |
一、缺失统一专门的志愿服务法律 | 第107-109页 |
二、准入制度过于严苛 | 第109-113页 |
三、志愿服务规范监管制度不足 | 第113-116页 |
第二节 志愿服务政府管理模式落后 | 第116-127页 |
一、志愿服务政府管理职能"错位" | 第117-123页 |
二、多头主管,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 第123-127页 |
第五章 其它国家和地区经验 | 第127-156页 |
第一节 美国志愿服务模式 | 第127-137页 |
一、美国志愿服务发展概况 | 第128-131页 |
二、美国政府与志愿服务 | 第131-137页 |
第二节 香港志愿服务模式 | 第137-146页 |
一、香港志愿服务发展概况 | 第138-140页 |
二、香港政府与志愿服务 | 第140-146页 |
第三节 政府矫正志愿失灵的借鉴经验 | 第146-156页 |
一、构建具体完善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 | 第147-148页 |
二、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志愿服务 | 第148-151页 |
三、政府志愿服务监管有力 | 第151-153页 |
四、政府营造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基础 | 第153-156页 |
第六章 完善志愿失灵矫正中的政府责任 | 第156-180页 |
第一节 重构政府和志愿组织合作制衡关系 | 第157-164页 |
一、何谓政府和志愿组织的合作制衡 | 第157-159页 |
二、中国实现政府和志愿组织合作制衡关系的必要性 | 第159-161页 |
三、中国实现政府和志愿组织合作制衡关系的可行性 | 第161-164页 |
第二节 政府在矫正志愿失灵中的职能转变 | 第164-172页 |
一、政府在矫正志愿失灵中的职能定位 | 第164-169页 |
二、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的障碍 | 第169-172页 |
第三节 政府履行矫正志愿失灵责任的政策路径 | 第172-180页 |
一、增强和完善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供给 | 第172-175页 |
二、加强志愿服务相关政府机构建设 | 第175-177页 |
三、加大对志愿服务鼓励、扶持和引导的力度 | 第177-178页 |
四、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监管体系 | 第178-180页 |
结论与不足 | 第180-184页 |
后记 | 第184-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95-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