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共同受贿犯罪问题探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共同受贿犯罪多发的原因第11-14页
 二、对共同受贿犯罪加强研究的必要性第14-16页
第一章 共同受贿犯罪概说第16-19页
 一、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第16-17页
  (一) 二人以上第16页
  (二) 共同的犯罪行为第16-17页
  (三) 共同的犯罪故意第17页
 二、共同受贿犯罪的基本理论第17-19页
  (一) 犯罪主体的特殊性第17页
  (二) 主观故意的趋同性第17-18页
  (三) 犯罪行为的多样性第18-19页
第二章 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共同受贿第19-21页
 一、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共同受贿的特征第19-20页
 二、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共同受贿的认定第20-21页
第三章 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第21-29页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受贿罪共犯第21-24页
  (一) 否定说的观点第21-22页
  (二) 肯定说的观点第22-24页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第24-29页
  (一) 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类型第25页
  (二) 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认定第25-29页
第四章 国家工作人员与单位共同受贿第29-32页
 一、单位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第29-30页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单位共同受贿的认定第30-32页
第五章 国家工作人员与近亲属共同受贿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第32-40页
 一、国家工作人员与近亲属共同受贿第32-34页
  (一) 近亲属知道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了贿赂而与其共享利益的行为第33页
  (二) 近亲属代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行为第33-34页
  (三) 在国家工作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近亲属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强迫他人交付一定财物的行为第34页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说第34-36页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与共同受贿在构成要件上的区别第36-40页
  (一) 主观方面的区别第36页
  (二) 客观方面的区别第36-37页
  (三) 主体的区别第37-38页
  (四) 客体的区别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非法采矿罪
下一篇:滥用职权罪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