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12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第11-12页
2 地方政府融资相关理论综述第12-17页
   ·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研究范围界定第12-13页
   ·相关理论概述第13-15页
     ·马克思主义融资理论第13页
     ·资本形成理论第13-14页
     ·凯恩斯金融发展理论第14-15页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5-17页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5-16页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6-17页
3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现状第17-27页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基本情况第17-21页
     ·融资规模逐步增大第17-18页
     ·融资结构逐步调整第18-19页
     ·融资渠道趋于多样化第19-20页
     ·区域融资能力差异明显第20-21页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第21-24页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类第22-23页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来源第23页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点第23-24页
     ·国家政策调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影响第24页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主要模式第24-27页
     ·地方政府债权融资第25页
     ·地方政府股权融资第25-26页
     ·地方政府项目融资第26页
     ·地方政府资源融资第26-27页
4 我国地方政府现有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第27-37页
   ·地方政府纵向财政失衡问题突出第27-29页
   ·地方政府融资制度体系不完善第29-32页
     ·地方政府融资权限缺乏法律保障第29-30页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第30-32页
     ·地方政府融资债务危机处理缺乏法律约束第32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突出第32-34页
     ·现有平台构成复杂、部分运作不规范第32页
     ·市场化程度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第32-33页
     ·缺乏有效的还款机制,偿债风险大第33-34页
     ·组织架构不完善,融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第34页
   ·土地财政作为主要财源难以为继第34-35页
   ·政府职能定位偏离,投资结构错位第35-37页
5 地方政府融资国内外相关经验第37-45页
   ·国内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相关经验第37-40页
     ·融资规划同基建规划并轨的上海模式第37-38页
     ·土地整理"双循环"的昆明模式第38页
     ·"渝富+八大投"的重庆模式第38-39页
     ·以"特定目的公司"取代城投公司的天津模式第39-40页
   ·国外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相关经验第40-43页
     ·美国市政债券融资模式第40-41页
     ·日本地方公债融资模式第41-42页
     ·英国私人主动融资(PFI)模式第42-43页
   ·国内外地方政府融资先进经验对我们的启示第43-45页
6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45-57页
   ·适当改革现行分税体制,促进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第45-46页
   ·完善融资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化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第46-50页
     ·开放规范化融资渠道第47-48页
     ·建立规范的融资行为约束体系第48-49页
     ·建立完善的融资信用监管体系第49-50页
   ·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多元化融资主体第50-52页
     ·清晰界定融资平台,保证整顿工作顺利开展第50-51页
     ·打造多元化融资主体,逐步完善政府融资平台体系建设第51-52页
     ·强化融资主体法人治理结构第52页
   ·创新融资工具,改变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第52-55页
     ·改革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土地收入制度第53页
     ·建立监督体制,引入地方公债制度第53-54页
     ·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引入民间资本第54-55页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第55-57页
     ·正确处理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的关系第55-56页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第56页
     ·完善地方政府业绩考核制度,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式市政债券—城投债的风险探究
下一篇:中国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组合评价与比较研究